東北網5月24日訊(記者 許諾)5月22日10時40分,『祝融號』火星車已安全駛離著陸平臺,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哈爾濱工業大學鄧宗全院士團隊自2013年起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合作成功研制的火星車移動系統、轉移坡道機構,成為本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亮點。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高海波教授主持參研了『祝融號』火星車移動系統。針對火星表面松軟崎嶇的地貌,火星車在軟沙中易發生打滑自陷、牽引力不足的問題,聯合提出了具有蠕動脫陷功能的主被動復合式火星車移動系統構型。采用該構型的火星車具有蠕動脫陷、蠕動爬坡、車廂昇降防托底、懸架主動折展、車輪抬起等獨特功能,具有很強的脫陷能力和爬坡能力。

哈工大機電學院姜生元教授主持參研了『祝融號』火星車轉移坡道機構。該轉移坡道機構折疊布置在著陸器頂端,它可實現前後兩個方向的選擇性抽展,並具有適應形貌復雜的火星表面的功能,能夠確保『祝融號』火星車的平順轉移。
『祝融號』火星車轉移和火表移動任務圓滿成功,是哈工大科研團隊與航天工業部門協同攻關的重大成果,樹立了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從預先研究、工程立項、技術攻關到工程實施全過程一體化的創新合作典范。
責任編輯:宋蔚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