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石化:『油頭化尾』突破裝置運行瓶頸
2021-05-26 09:05:0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謝文艷 劉楠 趙吉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為建成投產的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項目200萬噸催化裂化裝置。楊志明攝

  黑龍江日報5月26日訊 24日,大慶石化公司完成120萬噸/年連續重整裝置加工負荷由60%提昇至100%,所有設備經歷了大負荷考驗,全面完成了大負荷標定工作。

  作為『油頭化尾』的重要生產裝置,連續重整裝置標定意義重大,不僅破解了裝置運行瓶頸,而且為下一步增產創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落實『油頭化尾』,推動石油精深加工,大慶石化不斷探索國有企業發展新路徑,乙烯產量五度突破百萬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從650萬噸昇至1000萬噸。建廠以來,大慶石化累計加工原油近3億噸,生產乙烯2000萬噸,尿素2200萬噸,上繳利稅逾千億元。

  五年來,大慶石化公司按照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總體部署,順應龍江經濟發展需要,做大做強煉化主營業務,積極推進煉油結構調整優化轉型昇級項目,大力打造『油頭化尾、油化相宜』的生產模式,重構產業布局,重聚發展動能,堅持走產業結構更優、體制機制更活、發展後勁更足的轉型昇級新路,推進企業持續穩健高質量發展。

  2018年7月7日,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正式啟動,2020年8月30日全面中交,12套裝置及29項配套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全面建成,大慶石化達到『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能級規模,正式跨入『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企業行列。

  『大煉油』項目建成投產後,新增的350萬噸/年俄羅斯原油與大慶原油采用分煉模式,每年能為地方提供120萬噸石化基礎原料,『化尾』產業將增加上百萬噸『口糧』,年可增加銷售收入159億元、多繳稅費30多億元,對打造石油化工產業基地、促進大慶資源型城市轉型、支持哈長城市群建設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020年,大慶石化全年加工原油605.6萬噸,生產乙烯131.1萬噸,乙烯產量創造歷史新高。裂解(二)等13套裝置創出長周期運行最好成績,高壓(一)、低壓A線創出國內同類裝置連續運行新記錄。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92.78億元、利潤2100萬元,上市業務實現利潤6.47億元,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

  今年年初以來,大慶石化緊緊抓住國內乙烯產品市場需求強勁的利好時機,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科學統籌,強化過程管控,按最佳效益路線組織生產,提高裝置運行管控水平。前4個月,大慶石化實現營業收入171.51億元,賬面利潤14.56億元,其中煉油業務5.31億元,化工業務高達12.12億元,3月份位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煉油化工板塊效益第一名。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