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百年奮進牡丹江 振興發展再啟航
2021-05-27 10:40:4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安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27日訊(記者 孫英鑫 安澤)27日,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黑龍江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牡丹江專場在哈爾濱召開。會上,中共牡丹江市委書記楊廷雙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正確領導下,中共牡丹江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六個強省』建設,奮力推動牡丹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各項事業呈現出令人振奮的積極變化。

  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呈現出晉位爭先的良好態勢。積極對衝疫情影響,全面落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經濟加快復蘇、持續向好,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上昇到全省第3位。工業加快振興崛起,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9戶,工業經濟的『四梁八柱』進一步夯實。特色農業優勢明顯,糧食產量實現『十七連豐』,中草藥種植面積大幅增長。服務業潛能有效釋放,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始終位居全省前列。開放優勢不斷鞏固提昇,自貿區綏芬河片區加快建設,綏芬河口岸成為全省唯一常態化開通的陸路口岸,扣除原油管道運輸因素,貨運量佔全省陸路口岸的80%。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掀起熱潮,今年一季度實際利用內資同比增長523.4%、增速位列全省第3位。前4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6.4%,項目建設實現量質齊昇。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凝聚起振興發展的新動能。強力推進『科技興市』『人纔強市』,深化市校院企合作共建,著力匯聚創新要素,為振興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與省科技廳、省知識產權局簽署合作共商議定書。與中國農科院、哈工大、哈工程、哈獸研、東北林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與清華大學等20所高校共建人纔工作站,與哈工大、哈工程、八一農墾合作建立10個團隊工作站。實施『萬名青年人纔引進計劃』,開展『市委書記進校園』宣講活動,啟動『雪城優纔』招聘,引進急需緊缺人纔2800餘人。牡丹江高新區以昇促建、爭創國家級高新區,穆棱經濟開發區成為全省首批縣域省級高新區。2020年,全市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以往總量的1.29倍,技術合同成交額實現總量翻番。

  積極踐行『兩山』理論,盡顯宜居宜業城市魅力。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良、旅游資源富集的比較優勢,持續擦亮生態底色,美化城鄉環境,做強旅游產業。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2020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列全省第3位。實施空前規模的城鄉環境整治。376萬平方米老舊小區加快改造,『六橋六路』改造提昇讓城市更靚麗,市區『十大公園』面貌一新,七裡地村、中興村等美麗鄉村遠近聞名。特別是牡丹江作為今年全省第四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承辦地,按照『舉辦一次旅發大會、提昇一個大會承辦地』的總要求,以『鏡泊勝景·林海雪原』為主題,堅持『十個結合』系統開展籌辦工作,推進總投資243億元、177個重點項目,著力提昇『四大板塊』,打造鄉村振興、多維呈現,紅色研學、創意延展,文旅融合、體驗創新,全域旅游、示范引領『四大亮點』,呈現100項成果,努力實現『惠民利企興城』目標。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全市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持續增長,擁有包含8所高校、10所三甲醫院在內的較為完備的教育和醫療體系,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民收入連續十八年領跑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嚴格確保供熱質量,讓群眾屋子更熱、心裡更暖。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牡丹江市獲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

  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乾事創業精氣神進一步提振。堅持正向激勵、加油鼓勁,樹立重品行重實乾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大力培養選拔年輕乾部。選派101名優秀年輕乾部到社區掛職鍛煉、跟蹤培養,選派21名優秀年輕乾部到重點鄉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市直機關黨員乾部周末志願服務活動,為群眾辦實事6000餘件。用心用情關心關愛乾部。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形成『乾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乾部擔當』的良好氛圍,全市上下心齊氣順、風正勁足,乾事創業的合力進一步增強。

  持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展現出英雄城市的新時代風采。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打贏六個階段阻擊戰,創造了7天完成市區65.8萬人核酸檢測,40多天改造3所定點醫院。高效組織動員、全力保障高考、因時因勢精准防控等措施,為防控疫情局部散發貢獻了『牡丹江方案』。累計治愈病例510例,織密綏東聯防聯控網,在牢牢守住國門省門中體現了『牡丹江擔當』。全市2.8萬名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2.5萬名黨員乾部五下社區,6.5萬名志願者無私奉獻,迸發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牡丹江精神』,在全國全省疫情防控大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歷史鐫刻著奮斗的輝煌,昭示著未來的方向。牡丹江將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在國家和全省區域重大戰略布局中找准牡丹江定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更多『牡丹江力量』,書寫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龍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