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哈爾濱5月27日消息 2019年8月2日,黑龍江省獲批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作為三個片區之一,正式步入『自貿時代』,可以說站上了對外開放的更高平臺。自貿片區獲批一年多來,為綏芬河的沿邊開放帶來了哪些新變化?
綏芬河市委書記黃士偉說,國家批復設立『最北自貿區』,綏芬河佔據重要一席。獲批後,牡丹江舉全市之力推進自貿建設,緊扣『打造一個窗口、建設四個區』發展定位,以『創新驅動發展,自貿引領未來』為主線,立足貿易額、項目數、投資額、市場主體『四個倍增』目標,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取得了五方面積極變化。

綏芬河市委書記黃士偉介紹自貿區綏芬河片區新變化。安澤 攝
開放空間得到進一步延伸拓展
綏芬河立足釋放通道能力,以口岸為支橕,運營了『哈綏俄亞』班列,承接了『中歐班列』,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開通了莫斯科至綏芬河的『中俄直列』和哈薩克斯坦至綏芬河的『互貿專列』,口岸地位得到凸顯,功能也更加完備。借助這個通道優勢,我們與96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貿易往來,與國內16個沿海港口開展了深度合作,全面貫通了龍江『出海口』。
實體產業發展得到進一步壯大
依托進口資源優勢,大力培育跨境加工產業集群,最大限度實現過埠增值,提昇了外向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目前,在俄投資項目70個,開闢了7個境外園區,深度融入遠東超前發展區和自由港政策,每年回運木材600多萬立方米,回運煤炭、鐵礦砂等資源600多萬噸,初步形成具有邊境特色的實體經濟格局。
貿易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綏芬河在發展傳統的一般貿易、邊境貿易基礎上,大力發展互市貿易、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20年,互貿進口17.4萬噸,佔全省的85%,參貿邊民35餘萬人次,為落實興邊富民戰略開闢了新路徑;跨境電商在線銷售額在15億元以上、快遞發寄量1600萬單以上,居全省縣域首位,正在向『買全俄、賣全國』不斷邁進。
創新引領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招商引資成效進一步凸顯
自貿片區獲批後,為綏芬河開展招商引資提供了更大的舞臺、更足的底氣和更多的機會。去年8月以來,綏芬河壓茬開展了兩場招商『百日攻堅』活動,新增市場主體5968戶,2020年市場主體增長25.6%,增速位列全省首位,市場主體總數超2萬戶,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數量222戶,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