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松花江上·百年印記|黑土地上的巴彥大豆
2021-05-31 15:17:5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31日訊(記者 王亮) 巴彥大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1957年,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萬國博覽會上展出的巴彥大豆,博得國際友人的稱譽。

  近日,記者跟隨『松花江上·百年印記』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巴彥縣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展示區、優質大豆品種『東農252』繁種示范基地,了解黑土地保護與利用。

巴彥黑土保護第一村。

  在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的通知中,巴彥縣、賓縣、富錦市等被列入黑龍江省保護利用項目縣。黑龍江省是世界公認的天然谷物糧倉,糧食綜合產能1500億斤以上,產量連續10年位居我國首位。玉米、水稻、大豆面積、產量均居我國第一位。其中,巴彥大豆品質優,高油、高蛋白。作為連續十餘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的農業大縣,近些年積極與黑龍江省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深度合作。

  29日,記者來到巴彥黑土保護第一村——豐裕村。據巴彥縣紅光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王春明介紹,2018年,豐裕村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開展黑土地旱田科技創新核心區建設,依托豐裕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實行玉米秸稈翻埋整村推進。2019年,豐裕村與省農科院土壤肥料與環境資源研究所開展所村共建。

王春明接受采訪。

  豐裕村黨總支書記、豐裕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於雲波告訴記者,該合作社2018年至2021年做為巴彥縣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實施主體,實行秸稈翻埋整村推進。確保了全村秋整地工作高標准、高質量推進,實現在封凍前達到待耕狀態,重耙、起壟階段業已完成,群眾滿意度100%。同時,2021年該合作社與東北農業大學達成『校社共建』協議,種植東農252大豆3200畝,與東北農業大學簽訂回收協議,努力打造萬畝種子培育基地。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巴彥縣正在由傳統的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糧食總產穩定在32億斤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將超過1.6萬元,生豬飼養量穩定在200萬頭,農業機械化率達到95%以上,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完備,農技服務高效、便捷。『三品一標』認證基地達到90萬畝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監測體系健全。高標准農田建設工程累計投入資金8.9億元,建設高標准農田11.3萬畝,糧食增產1.2億斤,增收1.7億元,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超過3000家,農業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土地托管服務達到58萬畝。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松花江上·百年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