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0日訊(記者 王亮)29日,記者跟隨『松花江上·百年印記』主題宣傳活動來到哈爾濱市巴彥縣,了解松花江鄉提水灌區情況。
據了解,巴彥縣松花江鄉提水灌區工程是由省委、省政府在2016年初確定的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投資2.4億元,工程分為骨乾工程和田間工程兩部分,骨乾工程由巴彥縣水務局負責組織實施,田間工程由國土、農業等部門負責實施。該工程自2016年5月開工建設,2018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共完成主乾渠11公裡、支渠23公裡建設。

巴彥縣農業農村局常務副局長陳偉氡表示,灌區以松花江水為水源,年可取水量7693萬立方米。通過灌區建設,有效改善了灌區沿線生態環境,調整了農業種植結構,為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巴彥縣君陽瑞利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合作社理事長王利民告訴記者,他們曾經種植過玉米、水稻,基本上是靠天吃飯。用井水灌溉的水稻由於水溫涼導致成熟期延後,而現在引入松花江水後,成熟期基本上較以前提前10-15天。
『松花江鄉提水灌區是我縣典型示范灌區,率先推行規模化種植、科學化管理。』巴彥縣水務局總工程師張偉東表示,圍繞灌區中心工作,運用科學合理的管理程序和方法,把標准化規范化管理落實到管理工作的每個環節,努力構建科學高效的灌區標准化規范化管理體系,加快推進灌區建設管理現代化進程,不段提昇灌區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多舉措並行,使灌區管理趨於科學化、制度化、標准化、規范化。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