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日訊 核心提示:邀請專家提供技術指導、搭建孵化平臺、開展校園宣講、舉行校園招聘……近段時間以來,全市多個區(縣)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架起引纔『橋梁』,一方面認真抓實大慶深化省校合作和『十大基地』建設,不斷增強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利用各平臺吸引人纔、聚集人纔、留住人纔,創造空間、優化環境,打通了人纔輸入的『高速路』,不斷推動大慶市人纔工作再上臺階。

構築人纔創新創業『沃土』
去年,大慶市絕大多數區(縣)、開發區相繼開展了『書記進校園』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日前,多個區(縣)再次開展了新一輪進校園引纔宣講活動,持續擴大這一活動成果。
5月26日,大慶經開區開展的『書記進校園宣講活動』在東北石油大學舉行,園區內多家重點企業代表參加。本次活動采取現場宣講會、招聘會、座談會以及線上招聘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宣講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經開區的區位優勢、營商環境、發展空間等情況。招聘會上,企業代表耐心解答學生疑問,同時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建議,共有200餘人諮詢崗位條件等問題,50餘人有意向到企業工作或實習。座談會上,經開區與東北石油大學就地校合作相互介紹了各自優勢,並就產業人纔輸送達成進一步合作意向。
為吸引留住本省、本地人纔,經開區還將進一步優化人纔發展環境,通過建設大慶西部創新創業中心、出臺人纔引進優惠政策等措施,整合科技、人纔、資金、信息等各種生產力要素,優化配置資源,全力打造大慶經開區油服產業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廣泛引進經濟管理、機械儀器、石油工程、新材料等方面專業技術人纔,全力構築人纔創新創業沃土,為把經開區建設成為大慶重要產業承載區提供智力支持和人纔保障。
培植人纔成長『梧桐樹』
日前,龍鳳區以『十大基地』建設為牽動,念好『優先服務、優勢互補、優化模式』三字訣,加快轄區產業轉型昇級發展步伐。
龍鳳區先後制定出臺《龍鳳區人纔引進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鼓勵支持大學生就業創業實招新政,為優秀人纔的『引、育、管』提供政策支橕。還依托省級開發區和轄區龍頭企業合作建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和創業孵化器,建立實習實訓生活保障基地,提供創業實訓、法律維權、政策諮詢等『一站式』服務,引導和激勵大學生積極投身實習實訓和就業創業。
該區圍繞『油頭化尾』『糧頭食尾』等重點產業,組織開展了『區委書記進校園宣講活動』、校企合作推進會,帶領轄區企業近距離與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省八一農墾大學等高校共建教學基地,成立了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實踐教學基地,年可接收實習大學生300餘人次。
龍鳳先後組織轄區20餘家重點企業和教育、衛生機構參與『百企進校園』活動,遴選優秀人纔150餘人,實現了用人單位與高校人纔之間的精准對接,培植人纔成長『梧桐樹』。自2020年以來,先後簽約引進海鼎、大板鮮生、中實再生等創新創業團隊6個,吸納了各類高層次人纔60餘人,預計新增就業崗位1000餘個,形成了人纔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纔、人纔與產業良性互動的局面。
『手遞手面對面』引纔
與此同時,讓胡路區與轄區高校做好對接,首次為大慶師范學院大學生提供機關實習實訓崗位,並通過一次次深入推進地校合作,為高校定向招纔、畢業生就業創業、地方政府招賢納纔構築了手遞手、面對面的接洽渠道,也為加速人纔同城共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紅崗區根據地區實際發展需求,探索地校融合柔性引纔等多元引纔方式,把先進、實用的綠色農業科技送到農業農村發展一線。近期,該區邀請黑龍江八一省農墾大學楊克軍教授到杏樹崗鎮中內泡村開展專題講座,對玉米高產栽培關鍵技術、玉米抗逆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輕簡化防治技術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詳細解答了種植技術疑問。
為加快實施人纔強區戰略,最近,大同區組成引纔小分隊,先後走進大慶師范學院、黑龍江省八一農墾大學開展校園宣講、『十大基地』對接洽談等活動。其中,在大慶師范學院宣講活動現場互動氛圍濃厚,100餘名學子簽下了報考意向協議。
在八一農大開展的宣講活動現場,該校研三、大四的應屆畢業生及部分大三有意日後前往大同工作的100餘名學子到場,有60餘名學子簽訂報考意向協議。
另外,肇源縣、林甸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縣也派人走進省內高校,持續開展『書記進校園』、縣校合作共建簽約等活動,引進高校優秀畢業生和高端人纔,全面築牢用纔留纔『高地』。同時,在搭建合作平臺、引進高校畢業生、建立優質生源地、開展技術技能培訓等方面展開了廣泛的交流合作。
圖片由采訪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