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日訊 核心提示:六一國際兒童節已過,作為家長,您給孩子准備了什麼禮物?
記者發現,有許多家長稱,孩子要的禮物是『盲盒』。在網上,從文具、玩具手辦類貼紙到零食考古音樂盒,『盲盒』種類頗多,兒童節的銷量更是十分『可觀』。要提醒家長的是,警惕孩子購買盲盒成癮。

六一兒童節『盲盒』銷量大
當問到兒童節准備送什麼禮物給孩子時,家住大慶市讓胡路區的張女士說:『孩子想要「文具盲盒」,我就在網上給她買了一盒精靈系列的中性筆「盲盒」。』
『盲盒』,眼下已經是許多孩子熱衷購買的物品。
記者在某購物平臺上看到,『文具盲盒』普遍分為『盲袋』和『中性筆盲盒』兩類。『盲袋』通常包含中性筆、筆芯、膠套本、便簽、熒光筆等隨機文具。『中性筆盲盒』則包含了不同系列的中性筆,每個系列中又有一款中性筆為『隱藏款』,與普通款相比,買家抽中『隱藏款』的概率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系列的中性筆抽中『隱藏款』的概率並不相同。
記者與一家『文具盲盒』網店客服溝通中得知,該網店系列中性筆共有13個款式,購買一盒(24支)可包含所有款式,即抽中『隱藏款』的概率為100%。另一系列中性筆有12個款式,但購買一盒並不能保證100%抽中『隱藏款』。
記者發現,某購物平臺上,多數商家的『盲盒』銷量都很大,有商家月銷量高達10萬+以上。有的商家一盒中性筆的售價在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由於『隱藏款』被抽中的概率較低,反而讓人對它更為期待,吸引買家反復購買。
除了『文具盲盒』,玩具手辦類的『盲盒』也頗受歡迎。
記者隨機詢問一家以賣手辦『盲盒』為主的店鋪客服得知,該店鋪『貓』和『古風手辦』兩款『盲盒』銷量較高,客服表示,兒童節『盲盒』訂單量蠻大。
另有一家網店的客服稱,平時買『玩具盲盒』的人就比較多,兒童節這段時間,買的人就更多了。
質量問題時有發生
2021年1月份,某媒體發布了一份《2020年中國盲盒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從報告中可以看出,『盲盒』市場需求旺盛。
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上半個月,1688平臺『盲盒』及衍生品的成交額是11月同期的2.7倍,加工定制的買家數量同比增長300%。
還有調查顯示,2019年國內『盲盒』行業市場規模為74億元,預計2021年將突破百億。
雖然『盲盒』市場規模大、需求量高,但質量問題卻時有發生。
上海市浦東新區消保委曾於2019年12月委托專業檢測機構對10組不同品牌的『盲盒』產品進行檢測,結果發現8件樣品存在『小零件』隱患,可能存在造成兒童堵塞呼吸道、隔絕空氣流通而導致的窒息危險。
2020年7月底,河北省衡水市李女士在網上購買了一只『盲盒』,價格為47元,收到後發現是假貨。
針對『盲盒』市場的各種亂象,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經發文提醒消費者,不能抱著投機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購買『盲盒』,不應過分沈迷,切勿跟風與攀比,要結合自身經濟能力、消費需求和興趣愛好等,理性消費、量力而行,多一分理智和冷靜,少一分盲目與衝動。
警惕孩子買『盲盒』成癮
大慶市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反映,她的女兒剛上初二,買了很多『文具盲盒』,主要是為了抽『隱藏款』在同學面前炫耀。
這位家長說,女兒的零花錢幾乎都用於購買『盲盒』了,但目前一個系列都沒集齊。
針對這種現象,記者采訪了心理專家。專家指出,『盲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理,但對於學生而言,目前的『文具盲盒』『玩具盲盒』等都會刺激他們的獵奇和攀比心理,導致過度消費,從而不利於培養理性的消費觀念,對未成年人的負面影響極大。
家長們應警惕孩子購買『盲盒』成癮,要對未成年人進行引導,教育孩子正確認識金錢的作用,理性消費,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得知,近日,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廣州市教育局聯合印發了《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做好『文具盲盒』監管和引導工作的通知》,要強化對家長、孩子的引導,讓家長、學齡前兒童、中小學生正確客觀看待『文具盲盒』,避免盲目購買、過度消費,引導學齡前兒童、中小學生從文具的價格、質量、資源節約等方面做出理性選擇。
另外,沈陽市消費者協會也提醒消費者,『文具盲盒』等產品易誘導孩子產生賭博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