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日訊(記者 葛金鑫 佘雨桐)近日,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省委史志研究室、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在全省聯合開展的『紅色印記——講述龍江百年黨史故事』主題調研采訪活動中,記者跟隨采訪隊伍來到位於大慶市大同區高臺子鎮永勝村(現永躍村)的松基三井教育基地。
記者一行人參觀了松基三井鑽探歷史的大型浮雕牆。眼前一幅幅波瀾壯闊的場景,仿佛把記者們帶回到61年前油流噴出時,那段輝煌壯闊的偉大歷史。回望大慶油田開發的艱難歷史,充分展示出中華民族不畏艱險、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體現出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所帶來的強大力量。

講解員李曉穎告訴記者,松基三井是松遼盆地第一口噴油井,它不僅是發現大慶油田的標志,也是中國石油史上的裡程碑,在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旗幟』浮雕是為紀念建國60周年暨大慶油田發現50周年,特意為松基三井修葺的,浮雕全長60米,旗頭高6.6米,它由258塊小花崗岩組成,由六大主題詮釋了『大慶從這裡走來』。

因為松基三井的重要歷史意義,2009年8月27日,大慶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每年9月26日確定為大慶創業紀念日;1990年,松基三井被大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市級青少年教育基地;2001年,松基三井被國務院文物局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當時共和國最年輕的文物;2004年4月,松基三井被命名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企業精神教育基地;2005年6月,松基三井被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政府評為第四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去年,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石油石化行業)名錄中,松基三井亦名列其中。
『沒有這口井,就沒有大慶油田,它是功臣。』如今,松基三井這口『功勛井』已經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成為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來瞻仰者絡繹不絕,30餘年來,接待各類參觀團體累計近6000個,20餘萬人次。讓我們記住松基三井,因為大慶油田的歷史從這裡開始,從這裡奔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