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森航拍的哈爾濱城市宣傳片——松浦大橋。

李森調試無人機。
無視頻,不生活。
在哈爾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站在短視頻風口上,迎接著這個時代帶給他們的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人們將看視頻作為休閑娛樂時,他們開啟了自己的事業。在『短視頻創業者』中,有一群自去年疫情防控期間『崛起』的群體,他們想通過『雲旅游』,用自己的獨特視角讓人們看到哈爾濱獨具魅力的城市景觀和人文氣息,也因此引來了商業關注。
今年30歲的李森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如果沒有進入短視頻行業,李森也只是這座城市中不為人知的甲乙丙丁。不是科班出身,李森一路摸爬滾打,從婚慶拍攝,到制作企業宣傳片,再到微電影、紀錄片,拍攝技術逐漸成熟。『我從平面拍攝起家,到後來學習航拍,再進入短視頻行業,在時代熱潮中實現商業價值。』
受父親影響,李森從小喜歡攝影。從部隊退伍後,李森先在外地打工,2015年回到哈爾濱在一家傳媒公司從事拍攝工作。2015年底,在師傅的帶領下,李森開始操縱無人機航拍。
用香港電影拍攝手法拍哈爾濱風物

航拍省博物館轉盤道。
和短視頻平臺上其他創作者一樣,李森走上抖音的時間拐點也是在2020年疫情期間。
2019年一整年,視頻類拍攝迎來井噴時期,李森忙得經常加班。『那時候我就注意到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開始火了。』李森說,他發現短視頻平臺做的內容越來越專業,身邊同行也都紛紛開通賬號轉戰線上。短視頻讓創作者在短時間內獲得來自全國各地粉絲的關注,這種傳播速度是從來沒有的,這讓李森意識到視頻時代到了。但由於工作忙,李森開通短視頻賬號的想法一直沒有實現。
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讓李森閑了下來,他開始著手研究自己究竟要做什麼風格的短視頻。通過兩個月的觀察,李森選擇城市風光類作為自己的拍攝主題。
2020年5月15日,李森正式入駐抖音平臺。
第一個作品是李森站在松浦大橋附近,無人機從空中拍攝他的背影。『拍攝創意來源於我喜歡的一部香港電影,用震撼的視覺體驗突出中心人物。』在後期制作中,李森自己配上旁白,表達對哈爾濱這座城市的無限依戀。
在李森拍攝的短視頻中,鏡頭一般推得比較緩慢,根據景別不同,他喜歡從多個角度展現某一特定的建築或風景,用鏡頭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大多數模仿香港電影的拍攝手法和色調,在運鏡的過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講明白一件事。』李森說,這是跟哈爾濱其他短視頻賬號不停切換、轉場等拍攝手法不太一樣的地方,有時候越簡單的東西越高級。
12秒視頻拍出國際范,獲14萬點贊

李森參與的央視元旦特輯(截屏)。
開篇之作後,每兩三天,李森會更新一條視頻,目前累計發布100多個作品,內容涵蓋哈爾濱各大標志性建築和景點,其中八成為航拍作品。
李森說,慢工出細活,他一般會花很多時間構思拍攝內容,在現場拍攝時也會比別人花的時間多,有時可能會在外面拍一天,拍攝出四五十個G的素材,這樣可選的餘地大,質量也會更好。
漸漸地,李森在短視頻平臺上粉絲多了起來,也有商業機構邀請他拍攝各類宣傳短視頻。
2020年7月,李森在防洪紀念塔廣場用無人機拍攝。在夕陽餘暉中,防洪紀念塔鍍上了一層金黃色,無人機從防洪紀念塔頂端飛至江面上空,江邊市民或漫步或駐足的畫面定格其中。
這組短視頻12秒,李森為了等到最佳拍攝效果和角度,一直拍了兩個多小時。『無人機畢竟在天上,做不到讓它去哪就去哪,有的時候鏡頭遠了、近了,有的時候鏡頭低了、高了,有風的時候鏡頭抖了等情況總會出現。』李森說,這次航拍直到把3塊電池都用沒電了,纔拍到滿意的畫面。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短視頻在平臺上獲得累計近14萬點贊,8000多條留言。網友說,這是什麼攝影師啊,簡直就是治愈系的;我特別喜歡坐在那個臺階上發呆;北京以北,哈爾濱最美;高緯度地區的日光那麼美,真想親自去看看……
5分鍾短視頻拍了一個月
不到一年時間,李森在短視頻平臺擁有了13萬粉絲,在東北地區,可以說是排名前十的城市風光創作者。李森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滿,除了外出拍攝,剩下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構思、剪輯。有時候到外地出差,下了飛機在開往賓館的車上都要抓緊時間編輯片子。『做自媒體這幾年,基本上半夜兩點前沒睡過覺。』李森說。
截至目前,李森已經有10多個短視頻作品上了熱門。『如果哪條視頻播放量上百萬了,那肯定就是上熱門了。』李森說,像他拍攝的防洪紀念塔、融創樂園、老江橋等短視頻都被推送到熱門上,讓許多沒來過哈爾濱的人見識了哈爾濱的美。
短視頻平臺上的作品展示,無形中帶來了商機。2020年,李森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5名員工各司執行導演、攝影、後期、文案等職。去年,李森團隊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了介紹哈爾濱衣食住行的元旦特輯。雖然只有短短5分鍾,可團隊前前後後忙活了將近1個月時間。李森說,雖然辛苦1個月纔賺了1萬多元,但自己覺得值。在此之前,李森從沒有跟權威媒體合作過,也不知道片子的具體要求。『有了這次經驗,以後接這樣的活就心裡有底了。現在許多媒體會把一些小的拍攝任務委托給第三方機構拍攝,這樣就給像我們這樣的團隊展示的機會。』李森說。
願做城市風光的推介者
在短視頻平臺,李森的賬號名是jason lee,他拍攝短視頻配的字幕幾乎都是中英文雙語。之所以這麼設置,李森的想法是把視頻推介給在華的外國人。『在哈爾濱有許多俄羅斯人,如果視頻只顯示中文,有些內容老外可能看不懂,理解不上去。』李森說,他想讓外國朋友既看到哈爾濱的風景,也能明白片子文案的內容,理解哈爾濱人的感受和想法。
在短視頻平臺上,經常有粉絲留言問李森一些問題。『如果是技術問題,比如用什麼機器、什麼色調,這個比較容易,告訴他們就行了,最難的其實是技術以外的東西。』李森說,在短視頻平臺最難的就是堅持。許多人發布三四條之後,看見沒有粉絲、沒有播放量就放棄了。要知道沒人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所有短視頻上幾萬幾十萬的大咖都是從最開始默默無聞做起的,不是說放上去一個作品就馬上火、馬上爆。
李森說,剛開始的時候,他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自己辛辛苦苦一天拍的視頻放到網上就是沒人看。這時候就要反思,為什麼沒人看,要麼是內容不好,要麼是節奏、編排不理想。『那時候,我仔細研究賬號數據分析,比如說,我粉絲65%是男性,年齡段絕大部分是30歲以下,36%來自本省,其餘來自山東、廣東等地區。』李森說,通過分析,就可以研究拍攝內容怎麼讓受眾接受,只有他們喜歡了,短視頻纔能產生價值。
李森認為,哈爾濱的美無處不在,創作者最重要的是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道外的舊民居、街頭市井、民俗風情,都是流動的風景。『可能再過10年、20年,這些風景、人物都不存在了,我們更有責任有義務把他們拍下來,留作珍貴的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