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新方法、新路子、新思想 肇州探索出基層黨建新路徑
2021-06-24 08:28:05 來源:大慶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肇州縣城全貌。由受訪單位提供

  編者按: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自南湖紅船上誕生,帶領中國人民從百年屈辱中站立起來。一百年後,中國共產黨喊出民族復興最強音,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闢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邁入新時代,百湖大地上經濟發展翻天覆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正在向爭當排頭兵、建設新大慶砥礪奮進,向大慶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穩健前行,全面譜寫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今起,中共大慶市委組織部、大慶日報共同推出『百年華誕踐初心使命砥礪前行當標杆旗幟』系列報道,全景式描繪全市基層黨建風采,立體展示近年來大慶基層黨建工作成果,用生動實踐輝映如磐初心,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百年。

  東北網6月24日訊 近日,一組53米長的手繪黨建文化宣傳牆在肇州縣民主社區亮相,《暖心黨建》《主題黨日》《在職黨員進社區》等10幅黨建文化牆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了豐富多彩的黨性實踐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圍觀拍照『打卡』。

  把黨建『繪』上牆,只是肇州縣探索基層黨建『新路徑』的一個小方法。黨建工作一直在與時俱進,如何開啟基層黨建創新發展階段,確保各項任務推得開、落得下?為此,肇州縣下功夫、出真招,以新方法、新路子、新思想推進黨建工作,逐步探索出獨具特色的基層黨建『新路徑』。

  探索『黨建+』新模式

  走進肇州縣榆樹鄉榆樹村,美麗鄉村的畫卷映入眼簾,這得益於該村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黨建深度融合。如今,黨建+美麗鄉村已經在肇州縣各個村屯普及,在黨建的引領下,全縣各個鄉村掀起一股共建美麗家園的熱潮。

  除了黨建+美麗鄉村,該縣還積極探索黨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黨建+精准扶貧等64個『黨建+』項目,並在農村黨組織積極推行,『黨建+』新模式點燃了黨員乾部乾事創業熱情,全縣農村黨組織的紅色戰斗堡壘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實現了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的深度融合,構建起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新機制,增強了農村黨組織的戰斗力。

  在社區,該縣積極推行黨建區域化共建,探索實行『1+3』工作模式,建立起『大工委』機制。確定共建單位119個、共建項目103個,實行網格化管理,設立綜合網格116個、專屬網格31個,選派108名社區黨員乾部擔任網格長,推行『群眾點單、社區下單、黨員接單』的『三單服務』模式,組織開展『七彩虹黨員志願服務』等志願服務活動890多人次,幫助服務居民群眾達1700餘人次,獲得一致好評。

  該縣還積極引導『兩新』黨組織和黨員投身精准扶貧、就業幫扶、愛心救助等社會公益事業,疫情期間,參與捐獻300餘萬元的資金和物資,同時,通過與農民結成幫扶對子的方式,帶動農民增收近億元,增加900多個就業崗位。

  破『頑疾』激活基層黨建

  村級集體經濟較薄弱、黨組織發展不均衡、服務水平及能力不強,這些因素是制約鄉村發展振興的『頑疾』。如何破解這些難題?

  在著力解決村級集體經濟較薄弱方面,該縣建立起『縣、鄉、村』三級聯動機制,逐級成立領導組織,逐級制定發展規劃,立足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拓寬增收渠道。完成土地確權新增地源收費,年均實現收費3300餘萬元,村均實現收入30餘萬元,全面消除了年收入5萬元以下薄弱村,實現年收入10萬元以上村達到80%以上。同時,積極發展強村富民產業,充分利用扶貧產業項目,因地制宜扶持發展特色種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立村產業項目,重點打造耀先棚室香瓜、萬寶棚室冷庫、宜林黑玉米加工、永勝富硒瓜菜等一批扶貧產業項目,實現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年增加100餘萬元。

  在著力解決黨組織發展不均衡方面,該縣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工作,37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得到整頓。實施『縣處級領導包保、鄉鎮黨委書記包保、縣直部門包保、第一書記派駐』的『四個一』措施,真正做到了把精兵強將充實到基層,項目資金投向到基層,發展良策惠及到基層。按照『示范引領、全面提昇』的精品黨建工作思路,打造省、市、縣三級農村、社區、『兩新』等黨建示范點35個,建立起『標杆型』黨建示范點培育庫,示范帶動全縣基層黨建工作得到整體提昇。

  在著力解決服務能力不強的問題方面,該縣推進鄉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在12個鄉鎮打造標准化便民服務大廳,創新推行『2+N』崗位設置模式,實行『窗口綜合受理、後臺分流處置、限時辦結辦復』運行機制。建設83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配套落實村乾部坐班值班、幫辦代辦等制度,實行黨群工作、村級事務一站式辦理。另外,按照『5+N』模式,打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4個,平均面積達到1636.6平方米,實現黨建、服務、治理等多種功能『一體化』,服務群眾10萬餘人次。

  此外,該縣建立了村級事務小微權力清單制度。整理出權力事項25項,利用網上政務服務平臺、肇州黨建微信公眾號,建立『肇州縣村級事務小微權力清單』專欄,對25項權力事項運行流程進行公開。在村級活動場所、黨群服務中心等設置村級事務小微權力清單及運行流程圖板,方便農村基層黨員乾部按流程操作,村民『按圖辦事』。

  村黨組織書記當好『領頭雁』

  作為村級領導班子『領頭雁』,村黨組織書記是村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關鍵。有擔當的『領頭雁』就像一塊吸鐵石,能夠將黨員群眾牢牢凝聚在一起,齊心乾事。

  村黨組織書記最愁的是政治上沒『奔頭』、經濟上沒『盼頭』,最盼的是政治上有進步、待遇上有提高。透視這些『愁』和『盼』,該縣對在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精准扶貧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10名村黨組織書記,給予參照事業編制管理的待遇,為村黨組織書記乾事創業送上一份拴心留人的『大禮包』,充分調動了村黨組織書記乾事創業的積極性。

  同時,該縣注重在扶貧一線發現識別培養使用乾部,去年以來,先後提拔重用53名表現突出、群眾公認的扶貧一線乾部。及時幫助協調解決駐村乾部和駐村工作隊員的困難,在落實市裡各項經費補貼基礎上,縣財政落實駐村工作隊工作經費、生活經費和交通補貼46萬餘元。

  此外,積極搭平臺發揮好村級黨員乾部『群雁』效應。發揮黨員能人『雙帶』效應,實施『百名能人興百村』戰略,建立鄉鎮乾部聯系鄉土人纔工作制度,加大扶持力度,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共培育種養大戶3384戶,帶動家庭農場793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740家,建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1家。

  新福鄉耀先村黨支部帶領全村種植香瓜4000餘畝,建設香瓜交易市場,從抓好產品品質檢測和品牌營銷入手,實現既種得好還要賣得好,幫助瓜農以及貧困戶實現畝均收入1萬元左右,目前,已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該縣全力建設好村級後備力量『儲雁』工程,通過『四薦四考』的方式公開選拔208名村級後備乾部,確保每個村至少有兩名後備乾部,有效解決了村級乾部隊伍後繼乏人問題。目前全縣有105名後備乾部通過換屆進入村『兩委』班子,有5人擔任了村黨組織書記。

  乾的好,獎;乾的不好,懲。該縣對17名不勝任不合格村黨組織書記進行了調整撤換。

   『三化』打造『高素能』黨員隊伍

  為讓黨員學有所長、學有所獲,該縣創建黨員教育培訓基地兩處,采取送學上門、專題輔導、集中輪訓等形式開展教育培訓500餘次,同時,采取『3+1』課程設置,對農村、社區、『兩新』組織、國企等320餘名黨支部書記進行『套餐式』輪訓,推進黨員教育培訓『多元化』。

  嚴把黨員入口關,2019年以來共發展黨員454人,其中35歲以下黨員286人,佔比62.9%。推行入黨積極分子積分制管理,對積分前300名的入黨積極分子骨乾進行集中培訓,推進發展黨員程序『專業化』。

  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村、社區「兩委」新班子大走訪』活動,辦好『開門第一件事』,推進黨員作用發揮『常態化』。

  站在新起點,肩負新使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肇州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正以昂揚的姿態,奮力開創肇州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

  大慶日報記者徐衛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