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8日訊(記者 孫英鑫)多年來,牡丹江農墾融富旱田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進堂,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致力鑽研新技術,帶出一支生產技術過硬、攻堅脫貧的家庭承包農場,帶富一方群眾。

情定北大荒,趟出一條黨員帶富路。吳進堂原是山東平度的一名農民,1990年春,22歲的吳進堂聽說北大荒在進行二次開發,輾轉來到北大荒的八五四農場40隊。
當時,因天災造成的莊稼減產、絕產,很多種地的職工都變成了『三無』戶——賬面款、積蓄款、借貸款全無,大量土地無人耕種。為擺脫農業生產面臨的困境,農場鼓勵職工興辦家庭農場。吳進堂憑借近10年的種地經驗,大膽承包3000多畝耕地,成了響應農場號召的第一人。
這五年時間裡,他趕上了風災、雹災、澇災、旱災,共賠進一百多萬元。這虧損的一百萬使家庭的日常生活如履薄冰,吳進堂抱定信念。他虛心求教中國農科院和八一農大的專家,總結掌握科技種田、機械作業的要領,把『實驗室』搬到現場,傳授給其他種植戶,帶領黨員群眾實現科技種田,還清100萬元欠賬,還積累8000畝耕地。
吳進堂認為,農業機械裝備精良,纔能增強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他乘勢開啟農業機械化新征程,率先引進一臺價值410萬元的克拉斯770收獲機。
吳進堂對農業科技潛心鑽研,研發大豆單體仿型播種機,做到12壟播種,每壟播種深淺一致,一次保全苗。通過一萬畝地大田試驗,畝增加效益50多元。研發出紅小豆往復式割曬機,從種到收的全程機械化,提高工效20多倍。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