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讓黨旗高高飄揚】村辦集體企業挺立潮頭
2021-06-30 15:25:4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30日訊(記者 孫英鑫)在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紅光村,人們親切稱呼『書記』的老人,他就是77歲的徐在山。

徐在山(右二)在工廠與工人交談。

  徐在山是紅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辦集體企業哈爾濱紅光鍋爐集團公司董事長,幾十年來,他身先士卒、改革創新,讓百姓安居樂業。

  1967年9月,24歲的徐在山挑起了黨支部書記兼場長的重擔。那時的紅光村,土地都是難以利用的泥窪、沼澤地和大水塘。為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他帶領村民,學習大寨人戰天斗地、填泡造地,艱苦創業,填平水塘25萬平方米,造地375畝,擴大了場區和畜牧生產。

  徐在山率先打破舊體制的藩籬,提出改革設想,制定了新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分配制度等一整套改革方案。改變生產大隊管理模式,推行現代企業的公司管理體制,大力發展村辦工業,實現了由小作坊向規模效益型企業的跨越。

  在1984年8月的一個賬本上,作為村書記兼廠長的徐在山工資僅為74元,兩位女焊工的工資是每人740元,是徐在山的10倍。這大大促進了生產一線工人按勞付酬的積極性,企業連續五年以每年遞增50%的速度爆發式發展。

  實行村企股份制改造時,市區領導和村民都要徐在山拿51%的股份,但他堅辭不受,只拿了獎勵的10%。他推行全體村民參股,人人都有股份分紅。在1990年,紅光村投資興建四棟六層的樓房,282戶男女村民凡結婚的每人都分到一套五全的住房。退休村民每月享有2000多元的國家社保、醫保,企業每月額外補助退休村民文體娛樂費1000元,年節都要分發福利,年末還有股份分紅。

  時至今日,徐在山77歲了。紅光鍋爐集團發展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與哈工大、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煤科院等院所結成產學研聯合體,借助強大的科研實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挺立潮頭。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讓黨旗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