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9月2日訊 伴隨著一面面鮮紅的黨旗,隨處可見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文化牆,健康向上、耳熟能詳的宣傳標語,讓你感受到強化黨建引領,創新黨建陣地所凝聚出的磅礡力量,所激發的發展新活力......
『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找准新時期黨建工作切入點,積極創建「安邊先鋒·固疆堡壘」黨建品牌,築牢黨在邊境地區的執政基礎,讓黨旗飄在邊境上、堡壘築在邊境上、黨員衝在邊境上。』
8月24日下午,記者來到饒河農場第四管理區采訪,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寬平如是說。
饒河農場第四管理區擁有耕地面積6.6萬畝,南臨烏蘇裡江,群山蜿蜒於西北,與俄羅斯隔江相望。管理區是紅興隆分公司唯一一個把黨支部建在邊境上的基層單位,黨支部現有黨員45名。
近年來,農場按照『強組織、建陣地、聚人心、固邊疆、促發展、構和諧』的目標,以『築牢陣地、維護穩定、推動發展、做好服務』為理念,以『組織強邊、文化興邊、共建穩邊、發展富邊』為載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為邊境的安寧與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明確的方向和鮮明的特色,這不僅直接促成了第四管理區黨建工作的一條主線,也在全農場產生了品牌效應。如今,這裡的黨組織正發揮著『紅色引擎』的作用,激勵著黨員們的『紅色細胞』,這股『紅色力量』正在成為助力企業發展、職工進步和群眾富裕、社會和諧的新動能和新活力。
組織強邊——夯實邊境黨建基礎
管理區職工梁乃春孩子從小患病,梁乃春自己也身體不好,家庭生活困難。管理區黨支部幾年來一直關注梁乃春的生活,幫助他解決生活困難,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申請低保,並把他的孩子送到醫院治病,使梁乃春感受到了黨的關懷與溫暖。
這只是管理區黨支部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向為民辦實事轉化的一個實例。
管理區黨支部始終堅持黨建為引領,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入實施『北大荒堡壘』工程,有力地推動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2020年成為紅興隆分公司唯一榮獲『北大荒堡壘工程』示范黨支部的單位。
『在今年黨史學習教育中,針對黨員點多、面廣、流動性大的特點,管理區黨支部以新打造的「黨史學習室」為陣地,創新田間地頭講黨史、集中學習研討、座談交流、印制黨史教育口袋書等形式深化學習,真正將「口袋書」變為「掌中寶」,有力推動各項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入細入實。』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工作部部長溫世偉介紹說。
同時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始終把困難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及時了解困難群眾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千方百計為困難群眾排懮解難,以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讓廣大群眾擁有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文化興邊——凝聚群眾思想共識
針對緊鄰邊境的特點,管理區黨支部著重發揮邊境文化引領作用,讓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思想深入民心,進而形成『知黨情、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強烈氛圍。
近幾年來,第四管理區利用重大節日和重要時間節點,大力開展愛國主義、國防知識和弘揚北大荒精神宣講教育活動,黨支部以軍、警、民共建文化文體活動為『紐帶』,以宣講『黨史、國史』『北大荒精神』教育為基礎,通過寓教於樂的活動方式,架起軍、警、民之間文化交流、共享的『連心橋』。
『在前幾天舉辦的「弘揚北大荒精神」報告會上,我們黨支部特邀請了參加珍寶島戰役的退役老兵韓敬山,講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親身經歷。』管理區黨支部負責人呂誠告訴記者,黨支部還組織開展『傳承北大荒精神,重走墾荒路』,將『紅色基因』牢牢根植於每位黨員乾部的血脈中,培植黨員乾部『永遠聽黨話跟黨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
今年,管理區黨支部抓住慶祝建黨百年的契機,舉辦了『慶黨百年』邊境紅色文藝匯演,有效促進了邊境軍地共建共育成果,營造了轄區社會全域和諧的氛圍。
共建穩邊——築牢聯防聯控長城
邊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是初心。管理區黨支部以『人員聯動,陣地聯用,活動聯辦』為載體,圍繞國防、國安教育聯建內容,通過不斷完善『軍、警、民』三位一體邊境聯防聯建管理體系機制建設,深化軍地共建、乾群聯手,著力構建黨政軍民合力守邊格局。
如今管理區職工對軍民合力守邊機制都特別支持。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時,看到邊防官兵、公安民警、過境護衛隊日夜巡邏在烏蘇裡界江沿線,非常辛苦,職工張文英不僅把超市內的餅乾、面包和礦泉水全都裝車免費送到管理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還積極參加志願巡邏隊伍,共守邊疆安寧。
『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就是我們農場職工的責任和義務。疫情來了,參加防疫我們責無旁貸。』張文英說。
不只是張文英,在黨支部的引領下,管理區職工家屬都對軍民合力守邊有著深刻認識。組建的一支軍為主、民為輔、軍民結合的信息員、護邊員、治安聯防員隊伍,在管理區『秸稈禁燒』『森林防火』等工作中發揮了巨大威力,被百姓親切稱為民情邊情的『瞭望塔』。
發展富邊——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讓百姓生活富足是使命。管理區黨支部充分發揮『一引三帶』作用,即『支部引導、書記帶領、黨員帶動、能人帶富』示范作用,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興邊富民的致富路。
種植戶劉長儉種植的富硒江水灌溉米,品質高、口感好,但以前一直好糧賣不出好價。從去年開始,管理區黨支部積極幫助他聯系對接南方客商,把大米精包裝後賣到上海、杭州等地,每畝地經濟效益提高了350元。
黨員曾延海帶頭擴大生豬養殖規模,現生豬存欄400餘頭,發展成為饒河地區最大的養殖戶。在他的帶動下,管理區職工薛乃軍、遲海軍也開始生豬養殖,成為一批新的養殖專業戶。
同時,黨支部還引領低收入群眾利用房前屋後的空地發展庭院經濟,鼓勵他們養殖雞、鴨、鵝等家禽,並為他們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收入。
『以前我們管理區產出來的好東西一直賣不上好價錢,這幾年多虧黨支部跑前跑後的,幫對接市場,聯系銷路,讓我們的收入又提高了一大截!這真是我們的好黨員、好乾部啊!』提起黨支部對自己的幫助,劉長儉贊不絕口。 邊疆沃土黨旗飄。如今,饒河農場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區黨支部正通過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將工作骨乾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工作骨乾,最終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