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訊 行動是最堅決的表態,落實是最有力的回答。
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剛剛落幕,在集賢縣的廣袤大地上,就掀起了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熱潮。
鄉村振興,環境改善是基礎。集賢縣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全會提出的『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農民收入實現持續較快增長,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縮小』精神要求。
集賢縣永安鄉黨委書記唐曉明表示,將堅持把清髒治亂、綠化美化作為發動黨員群眾凝聚新風正氣的載體,讓基層支部成為堅強堡壘,基層黨員成為身邊旗幟,全面貫徹『六清一修一改一建』總要求,分步推進『五項革命』,讓更多群眾在身邊環境不斷變化中看到效果、受到感染,實現從站著看、到跟著乾、再到主動乾的轉變,讓全鄉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改革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不竭動力。全會針對農業農村深入改革的部署和安排,在基層乾部中反響強烈。
集賢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譚金龍認為,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十四五』時期戰略重點。按照全會精神指引,他們將進一步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立由村黨組織直接領導的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村資產、資金、資源管理使用運營,定期公布『三資』運營情況。譚金龍說,探索建立由鄉鎮黨委對本鄉鎮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監督管理負主體責任,每季度對股份經濟合作社財務資金、資產運營、收益分配及其他經濟活動進行監管核實。通過盤活農村固定資產,優化農村資源配置,促進農村資本流動,實現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保值增值,提高集體資產資源綜合溢價率。
對如何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加速推動鄉村振興,集賢縣腰屯鄉黨委書記張偉明也有自己的領悟。他認為,應該努力增加村集體積累,為村集體長遠發展打好堅實基礎。根據土地實際情況,制定不同收費標准,建立新增資源收費臺賬,鼓勵村「兩委」成員和黨員率先繳費帶頭示范,做好村民的勸導工作。通過張貼標語、宣傳廣播、入戶引導等方式,營造新增資源收費工作氛圍,使集體資產有償使用的概念入腦入心,為村集體長遠發展攢家底,增後勁。
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後,集賢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根本之策,持續抓好扶貧產業項目建設和運營管理,累計建成國投扶貧產業項目23個,實現了縣、鄉、村產業扶貧『三級全覆蓋』格局,貧困戶有3項以上扶貧產業項目覆蓋率100%,2020年僅產業扶貧帶動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召開後,集賢縣在鞏固脫貧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更加信心十足。『在全會精神的指引下,集賢縣今年在持續抓好已建成產業項目運營管理的同時,進一步投入財政資金,繼續建設實施扶貧產業項目,進一步鞏固拓展產業扶貧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集賢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崔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