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供熱管網改造正在推進,能否影響正常供暖?答案來了
2021-09-17 08:51:41 來源:大慶網  作者:程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湖濱教師花園A區新管線已鋪完。

  東北網9月17日訊 一場秋雨一場寒,20多天後,大慶市將迎來新一輪采暖期。目前,各供熱企業已開始陸續注水試壓。然而有市民發現,大慶市目前的供熱老舊管網改造工程開工時間偏晚,至今仍未結束,一些地方甚至連管線還沒連接完。

  那麼,今年的供熱管網改造預計何時完工?開工時間為什麼這麼晚?到底會不會影響供暖呢?近日,大慶日報記者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

  祥閣學校附近施工現場緊張施工中。

  部分現場已接近尾聲,其他施工現場也在加班加點趕進度

  在政西街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工程已接近尾聲,管線已更換完畢,只剩下幾處人行步道板尚未恢復,幾名工人正在圍欄內平整回填的地面。

  負責該段工程的河南光宇公司施工組組長唐久佔介紹說,此處更換的是直徑為300毫米的一級管網,長度為630米:『工程8月29日開工、9月14日管線鋪設完成、9月15日正式注水。』

  祥閣學校附近的改造工程是第11標段中的一部分,目前仍在緊張進行中。9月16日記者到達現場時,看到吊車剛把一截12米長的新管線放入坑中,工人正在進行焊接。

  『我們負責的第11標段管線長度24000多米,跨越了龍鳳、高新、薩爾圖三個區。』黑龍江省雲河建築工程監理有限公司項目總監鍾權告訴記者,他們從6月28日開始施工,目前工程量已完成95%。200多名工人正在加班加點作業,爭取9月20日前全部完成,不影響注水試壓,確保如期、正常供暖。

  和原來的管線相比,新管線管徑更粗,管壁、保溫層、防護層更厚。『管線設計使用年限為30年,壽命更長、保溫效果和抗腐蝕能力也更強。』鍾權說,這裡的供熱一級管網管徑由原來的400mm提高到了600mm,比以前流量增大50%,居民室內溫度也會更有保證。

  除了一級管網以外,部分小區嚴重老化的二級管網也在更新改造中。在湖濱教師花園A區,記者看到新管線已焊接完畢,更換下來的舊管線堆在一起,挖溝機正在回填土方。預計在10月1日左右主體工程全部完工。

  政西街工程接近尾聲。

  開工晚是因為材料價格上漲,去年確定好的供應商紛紛棄標

  記者在走訪中得知,今年市熱力集團的供熱管網改造共有13個標段,其中多數在8月份纔正式開工。那麼今年改造的范圍有多大,為什麼開工時間會這麼晚呢?

  據市熱力集團工程管理中心主任李雪光介紹,集中供熱是一個系統工程,供熱管網是向熱用戶輸送和分配供熱介質的管線系統。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供熱管線會有不同程度的腐蝕和損壞。比如保溫管中的鋼管穿孔、保溫層破損嚴重、閥門鏽蝕無法開關等等,一旦管線泄漏,停暖搶修,將會給整個供熱系統造成巨大衝擊,也會影響到其他區域內的正常供熱。

  經調查,大慶市有的供熱管網已使用25年,腐蝕嚴重,冬季搶修頻繁。為進一步提昇下一采暖季的供熱安全和供熱質量,今年,市熱力集團對振富、星辰等地區的60餘公裡供熱一級網以及湖濱教師花園、龍鳳小鎮、居然花園等小區的205公裡二級網進行一次性更換。更換新的管道後,供暖失水率將會大大降低,熱流量將增加,能夠有效改善供暖效果。

  『其實此次的改造工程6月底就已經開工了,但由於鋼材價格上揚,同時省內老舊小區改造比較集中,保溫管供不應求,導致保溫管價格大幅上漲,我們去年確定好的材料供應商紛紛棄標,造成了開工後無管材供應的窘境。』李雪光說,市熱力集團數次與中標供應商協調,纔勉強保留了一個標段的材料供應,保證了一級管網的施工。在此期間,市熱力集團又重新招標,但公開招標最短也需要23天,再加上中標供應商的生產周期,因此導致其他標段在8月纔開始施工建設。

  拆下來的老舊二級網。

  一級網主體部分已經貫通,二級網雙路由運轉,確保不影響正常供熱

  李雪光表示,即使開工時間較晚,也不會影響百姓正常供熱。首先,一級網主體部分已經於9月15日實現了全線貫通;其次,二級網部分采取的是雙路由鋪設,新舊管線同時運轉,確保不會影響開栓供熱。

  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此次采用的都是高於國家標准的材料。進場的材料設備嚴格按照城鎮供熱管網工程驗收規范進行進場驗收,監督取樣,進行二次檢驗,不合格產品嚴禁進入施工現場。由於保溫管的敷設方式主要以直埋為主,部分沒有路由的架空管道在施工完成後,會再包裹一層鍍鋅鐵皮,以避免暴曬、延長管道保溫層使用壽命。閥門采用的都是全通徑、全焊接、一體鍛造閥門,不但抗腐蝕能力強,也不會發生縮徑等問題,降低供熱管網熱流量。

  為保證施工安全和市民出行安全,市熱力集團設立了『安全文明措施費』,專門用於施工圍擋、安全帽、工人勞保、警示燈、安全標識、反光背心等安全措施。

  『根據相關規定,我們必須是全封閉施工,且圍擋高度不得低於1.8米。』關於市民提出的路口施工圍擋遮擋行車視線問題,李雪光解釋說,管線按照道路走向鋪設,通過路口的時候,都是在人行道下的板涵內穿過。因為板涵內空間狹小不便於維修,為了以後方便排查,都是整根管下去:『一根管線12米長,需要的操作空間也會比較大。我們會盡力加快施工進度,完工後及時恢復並第一時間拆除圍擋。就目前來說,我們會繼續加強防護措施,增設反光鏡,盡力給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恢復方面,因為挖掘舊管線帶出來的都是實土,填回去的都是松土,土方需要一個月左右的自然沈降過程,不沈降到位,以後也會出現路面塌陷等問題。李雪光說,為保證回填後的鋪裝質量,他們也會用夯實機進行夯實,盡量縮減沈降時間。因施工帶來的暫時不便,還請居民諒解。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