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9日訊 黨史學習教育以來,華安集團黨委堅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對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從具體實踐入手,攻堅克難,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立足於學史力行解決實際問題,尤其在質量管理提昇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向質量管理要效益,開展了一系列改進和創新工作,真正做到了學史力行,開創了質量管理工作新局面。
為提昇職工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和質量管控能力,集團以『黨員創新工程』為載體,積極探索質量管理新方式,提出『醒式化數據驅動式』質量管理模式。以質量改進提昇、降低質量成本、遏制質量問題發生為目標,以數據、圖片、文字、質量分析工具為內容,以醒式化管理看板為載體,置於生產現場醒目位置,按月更新實施數據,時刻警示職工加強質量管控,確保改進目標實現。
年初,集團將上年度各產品零件廢品率較高的疵病和廢品率較高的工序確定為改進項目,組織一線生產單位制作32張『醒式化數據驅動式』質量管理看板,各生產單位將其懸掛生產現場所在工序,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按月更新考核實施情況。截至目前,已組織完成了15項零部件主要廢品疵病降廢減損和19項零件主要工序質量指標改善工作,共減少廢品損失13.5萬元。
集團還將『醒式化數據驅動式』質量管理模式應用到主要工序、工藝環節質量危險點識別和控制之中。質量管理部門組織各生產單位總結近年來發生質量問題的經驗和教訓,開展主要工序、工藝環節質量危險點識別和控制工作,對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進行識別,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制定主要工序、工藝環節質量危險點識別和控制卡15張,隨產品生產將異常質量表現情況傳遞到相應的生產環節和責任人,起到了質量風險防范作用,避免了質量問題的發生。
產品外觀好壞將直接影響著企業形象和信譽,集團充分發揮黨員骨乾力量,將任務劃分到各檢驗室,以產品生產過程防護質量控制為切入點,加強產品部件道序間周轉質量管理提昇,解決了多年來由於產品零部件加工周轉防護不當產生的不良影響問題。
針對傳火管、提塞等零件周轉過程中無專用周轉箱,易出現磕碰、劃傷等問題,黨支部組織開展了產品零部件周轉磕碰專項治理工作。利用外購件廢舊木包裝箱、塑料保護帽改制成傳火管專用周轉箱1000個、塑料保護帽改制1.5萬套,解決了傳火管周轉磕碰問題,保證了產品零部件質量,節約包裝成本18.4萬元。針對某系列產品彈體在磷化過程中經常出現彈體導帶磕碰問題,黨員朱序創新設計彈體磷化導帶護環,有效解決彈體磷化過程導帶磕碰問題。現已制作完成500件,並應用於在某系列產品彈體磷化生產中,磕碰率由50%降低到0,徹底解決了磕碰劃傷問題,挽回直接經濟損失約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