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0月13日訊 從春播到秋收,不間斷地在田間地頭進行巡田檢查……今年,四方臺區太保鎮所轄十二個村的『村官』們有了『村級田長』和『村級網格長』的職務,在新崗位上他們履職盡責、忙個不停。
這是我市以四方臺區為試點、在全省率先探索推進建立『田長制』,通過實行區(縣)、鎮、村三級聯動全覆蓋的耕地保護網格化監管,保護黑土耕地資源、改善黑土耕地質量、提昇糧食綜合產能的真實寫照。
雙鴨山地處三江平原富硒土壤帶核心區域,全市擁有1500餘萬畝黑土地(市屬620萬畝),糧食產能一直穩定在140億斤以上。
糧安天下,耕保為先。作為糧食生產大市,我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的殷切囑托,深入實施黑土耕地保護戰略,特別是通過推行『田長制』等有效舉措,堅守耕地保護紅線,不斷鞏固提昇糧食綜合產能。
讓『糧田』變『良田』。近年來,我市將耕地保護上昇為黨委政府行為,建立了市、縣、鄉、村、網格、農戶縱向到底的『六位一體』責任體系,逐級分層簽訂責任狀、確定目標、落實任務。『十三五』期間,全市耕地面積、實際劃定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均高出省政府下達指標,耕地『非農化』行為零發生,沒有發現非法盜采泥炭黑土和非法買賣黑土現象。
積極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全市總投資23.62億元,累計建設高標准農田項目100個217.13萬畝,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積極采取封育保護、造林種草、退耕還林還草、保土耕作、侵蝕溝治理、恢復植被和灌區配套等措施,完成水土治理面積1370.1平方公裡、退耕還林還草面積336.62公頃,節水總量超6億立方米;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以寶清縣為試點在全國率先開展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存儲、處置工作。到2020年末,全縣共投入資金1000餘萬元,采取『政府購買服務、企業市場化運作、精准扶貧掛鉤、執法部門監督』的一體化機制,回收處置農藥包裝廢棄物2044萬個。通過推廣『寶清模式』,全市按照合理區域布局方式設立回收站點786個,各縣區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316.6噸;積極推進農藥減量增效,年稻瘟病綠色統防統治17.2萬畝,同時開展測土配方施肥105萬畝。全市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了87.72%。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四方臺區先行先試推行的『田長制』,取得了初步可喜成果。今年7月20日,國家發改委將其納入地方改革案例刊發。今秋我市專門在四方臺區召開黑土耕地保護利用『田長制』現場會,通過實地觀摩、現場交流等形式,認真總結經驗、廣泛宣傳動員,進一步推動全市田長制工作向縱深發展。
2021年,四方臺區在市裡支持下探索制定了『田長制』改革方案,以『五化』理念為引領,構建『分級管土、科學用土、分類治土、防污護土、全民愛土』的體制機制,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措施持續改善耕地質量、提昇糧食產能。
通過細化責任、分級管土,搭建『集成化』改革架構。整合涉農領域改革成果,系統建立黑土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體系。在『田長制』頂層設計上,四方臺區按照『三變三不變』原則,建立區、鎮、村、網格、農戶『五級』責任體系,實行多長合一、多規合一、一崗多責、高度集成。確定黑土保護面積11.3萬畝,劃分管護地塊1.96萬個,實行土地承包者、實際經營者為地塊『雙責任人』,設定『雙責任人』4303個,集中流轉土地佔總面積的46%。
通過因地制宜、分類治土,突出『精准化』改革策略。對轄區內復雜的土地狀況、土地性質進行分類施策。探索性進行米豆間種、中草藥套種、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等措施,玉米秸稈深翻還田佔耕地總面積61.9%,實現應翻盡翻。采取平原旱田實施秸稈全量還田培肥地力,坡耕地采取橫坡打壟等措施,15度以上坡地全部實現退耕還林;對1300畝采煤沈陷耕地落圖建檔,通過剝離土回填復耕形式,分批進行治理,讓低附加值土地『變廢為寶』。
通過多方聯動、防污護土,形成『系統化』工作合力。落地省『百大項目』浙江偉明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落實秸稈綜合利用,加快城鄉生活污水治理,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污染,全面阻斷土地污染源。
通過養護結合、科學用土,探索『數字化』管理模式。運用工程、農藝、農機、生物等措施做好耕地養護,持續推廣『機械化+數字化』『沈陷地治理修復生態+旅游』『綜合農事』等新模式,精准實施耕地保護政策。今年輪作試點面積1.33萬畝,建設富硒大米、柞蠶、關防風、輪作間種等11個物聯網基地,積極探索農業數字化監管,推進農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提昇數字化管土護土用土能力,全區土壤定點監測指標有機質含量得到逐年提高。
通過宣傳引導、全民愛土,營造『普及化』社會氛圍。四方臺區多角度活化宣傳模式,引導農民看好自家地、守好子孫田。開展線上、線下多層次培訓,逐步提昇各級責任人愛土意識和護土能力。建立逐級督導、考核獎懲制度,督促田長制落實落地落細落靠。
黑土地形成需要日積月累,黑土地保護也非朝夕之功。『要用心思考、用力落實、用情推進,要在「點」上抓創新、在「面」上抓統籌、在「根」上抓關鍵,全力做好田長制各項工作』。今後我市將持續落實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堅持用養結合、綜合施策,確保黑土地不減少、不退化,真正守好用好黑土耕地『飯碗田』,當好做好糧食安全『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