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5日訊(鄒影 記者 霍梟涵) 『您好,請戴好口罩……』
『您打疫苗了嗎?如果沒打,一定盡快和社區聯系。』
連日來,這些熟悉的聲音在大慶市薩爾圖區登峰家園各個角落響起。為了讓居民提高疫情防控意識,這樣的話語,志願者們不知重復了多少遍。
走訪?疫情防控宣傳從細節抓起
『登峰小區老齡人口較多,需要大量人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當我得知情況後,主動聯系社區,積極組織黨員來到社區基層,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志願者曹勤英說。

據曹勤英講,『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由23人組成,都是黨員,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42歲,為登峰社區76棟樓5107戶居民義務服務,誰家有困難都喜歡找他們幫忙。
8時30分,志願者統一來到登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前,在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秦敏的組織下,志願者們分成兩組,分別對轄區居民聚集聊天、不佩戴口罩、防范意識不足、破壞小區封閉卡口等問題進行走訪宣傳。
記者跟隨的這組志願者,相對來說年齡較大,但別看他們年齡大,身體個個倍棒,走起路來,比記者還快。最讓記者佩服的是,一路走來,大多數居民都認識他們。
『老陳,巡邏呢?走幾圈了?』『老葛,我聽你話,去打疫苗了。』走訪中,小區居民不停地和志願者打著招呼。
在登峰小區一居民樓前,志願者們見到,有三位老人在下棋,其中有兩位老人沒有戴口罩。志願者陳道良上前和他們聊起了天,說起了最近疫情的嚴重性,讓他們做好防范措施。
『剛纔出來忘戴口罩了,下完這盤棋,立馬回家取口罩。』一位老人笑著說。
陳道良告訴記者,遇到這種情況,不能用命令的口氣和對方講話,要用輕松聊天的方式,不但讓人感覺親切,還加強了對方的疫情防控意識,兩全其美。
走訪過程中,記者被志願者們的宣傳方式所感動。『人家為咱好,咱得感謝人家,必須配合工作,不給國家添亂。』一位居民說。
貼心?宣傳工作每天要重復著做
10時40分,記者跟隨志願者繞著樓區走了一大圈,感覺腿腳酸痛。志願者們卻說:『這纔走多遠,這樣的路程,我們每天要重復走好幾次,都習慣了。』

『趙師傅,新冠疫苗第二針打了嗎?』『你說啥?我耳朵背,聽不清。』志願者葛永勝只好對著趙師傅的耳旁、大聲又問了一遍。
『前兩天,剛打完第二針,謝謝你這麼關心我。』葛永勝說,趙師傅開始對打疫苗有點發怵,因為年歲大了,他害怕對藥物過敏。後來,葛永勝每次遇到他,都向他宣傳打疫苗的好處,並且告訴他,如果擔心可以諮詢醫生,還主動幫他聯系了醫生。最後,得知自己可以打疫苗了,趙師傅很高興,主動去打了疫苗。
『我家裡人全打了,說實話,我也害怕不打疫苗,給家人帶來麻煩,謝謝你老葛。』林師傅說道。
采訪中,志願者曹勤英告訴記者,志願者中的幾位老人都是第一批打的新冠疫苗。『只有自己先打了,說話纔有依據,別人纔能相信你。』那段時間,志願們動員了五六十位老人打疫苗,而這些打完疫苗的老人,也會互相宣傳,一來二去,老人疫苗的接種率越來越高。
在登峰3-5號樓1單元,101歲的周師傅正在樓下遛彎。老人和志願者們打著招呼,周師傅說:『我太佩服你們了,如果我年輕二十歲,一定加入到你們的隊伍,你們為社區做了大貢獻。』
『這不算啥,老了沒啥事,做點有意義的事挺好。』志願者覃顯光說。
溫暖?他們是最美『守城』人
走訪過程中,記者觀察到,小區內存在的問題是,封閉卡口經常被人破壞,路過的十多個卡口,只有三四個卡口是完整的。
『現在疫情防控很嚴峻,居民為了方便出行,隨意破壞封閉卡口,萬一有外來人員進入,很不安全。』志願者覃顯光說,他們每天多次對卡口進行巡邏,發現破壞的,老人們一起動手修,實在修不了的,報告給物業。
中午12時,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了,志願者們沒有一人喊累,他們各自回家吃飯。短暫的休息過後,他們還要繼續工作……
『疫情不退,我們不撤!』這是他們的承諾,社區需要他們時,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始終堅守在防疫第一線,他們是最美『守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