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7日訊 我,能化成春雨,能趕走暑熱,能送來秋涼,能吹走冬雪。你看不見、摸不到我,但我卻可以千變萬化。看我的本領這麼大,人們不想浪費,就讓我變成一縷電,讓我走進城市鄉村,造福千家萬戶。要知道我是怎麼變身的,走,隨我去通河縣松花江北岸,到黑龍江龍源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岔林河風電場看看。這裡是松花江泄洪區,遠望可見江水中矗立著高達80米,像大風車一樣的設備,它的專業名字叫風機,這樣的『大風車』在這裡有21座。我就在這個『大風車』裡完成三級變:從風能變成機械能,再從機械能變成動能,最後從動能變成電能。
所以你看,我的本事大著呢,只要我一發力,就能讓那長50米的『大風車』葉輪轉起來,然後順著傳送軸到達齒輪箱,再一路向下到達發電機,開始用力指揮發電機轉動。在發電機的轉動中我搖身一變,就成了電。接下來我會勇攀高峰:電壓從690伏昇到35千伏,再昇到220千伏,沿著配網線路進入國家電網,從此我走千家、進萬戶、傳溫暖、送光明。
如果我偷懶,跑得太慢,就無法變成電。我跑的速度要達到3.5米/秒以上,相當於天氣預報的二級風纔可以發電。但如果我的速度超過25米/秒也會達到安全界限,因此風電場的工作人員希望我勻速前進,速度12米/秒是他們對我的理想期待。所以我每天都在發電,但每天的發電量都不同。在岔林河風電場,我一年工作3000多小時,能發1.6億度電。
如今,清潔能源已成為全球推崇的新能源,而我就是清潔能源的主角之一。因為我來自於大自然,屬於一種環保可再生能源。在資源匱乏、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我具有清潔、環境效益好、可再生的明顯優勢。雖然目前我的力量還無法和我國主要的火力發電相比,但我每年產生的效益可以為我國電力問題減負不少。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風力儲備也是非常可觀的。最近,我國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印鈔機』,這座海上『印鈔機』的真面目,就是SL5000風力發電機,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風力發電機,它一年的發電量可以創造4億元的利潤。因為有了我,他們纔可以輕松地說『錢都是大風刮來的。』
行業畫像
我省大幅提昇清潔能源裝機
近兩年,我省通過拓展清潔能源消納渠道、優化項目投資環境,加快風電、太陽能項目建設步伐,大幅提昇清潔能源裝機。2020年,省發改委把清潔能源項目納入百大項目集中推進,部分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實現當年核准、當年投產發電。全省新增風電、太陽能裝機11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3.4%,總裝機規模突破千萬關口,達到1004萬千瓦,能源供應結構進一步優化。清潔能源利用率在同步提昇,2020年我省實現風電、太陽能發電量184.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9%,相對減少煤炭消耗110萬噸。
2021年我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落實碳達峰要求。因地制宜實施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項目,優化風電、光伏發電布局。我省『十四五』規劃明確,落實國家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要求,制定省級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煤炭等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強度。
業內人士說
規模性基地化開發風電能源
黑龍江龍源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力偉表示,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是實現3060『碳達峰、碳中和』奮斗目標、貫徹綠色協調發展理念關鍵時期。按照國家公布的發展規劃,新能源發電『十四五』裝機需要5億千瓦,提高新能源開發建設速度已是勢在必行。加快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開發建設對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優化電源結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有利於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新能源發電企業,目前黑龍江龍源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風電裝機容量佔全省風電裝機總容量17.85%,在我省風電行業中規模、效益排名第一。公司已投產運行32個風電項目、19座昇壓站、1162臺風電機組。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計向社會輸送綠色電力308億千瓦時,與同等發電量火電項目相比,節約標煤98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256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為2萬噸,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我省有著優質的風光資源,黃力偉建議加快新能源發展步伐,一方面要進一步優化省內能源結構,增強內部消納,提高全社會用電量;另一方面謀劃建設特高壓外送通道,實現規模性基地化能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