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打好『四張牌』 力保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2021-10-25 16:08:4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姜軍 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25日訊(姜軍 記者 霍梟涵) 今年7月以來,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貫徹落實《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的決定》,第一時間出臺了《省自然資源廳關於服務全省鄉村振興工作的實施意見》,成立了服務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重點任務臺賬,突出打好『四張牌』,取得較好階段性成效。

  打好『村莊規劃牌』,繪制鄉村發展藍圖

  省自然資源廳始終突出村莊規劃的龍頭地位,著力將全省9000多個村莊劃分為集聚提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邊境鞏固類和搬遷撤並類等5種類型,完成第一批1027個村莊規劃試點的編制工作,評選出優秀村莊規劃案例59項,形成了可復制推廣的經驗。通過村莊規劃,將村莊分成生態空間、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優化了村莊發展建設布局,解決了村莊缺乏規劃統籌、基礎設施建設用地依據不充分、留住鄉愁和鄉村特色等問題。

  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加快推進我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盡快實現全省村莊規劃管理全覆蓋,發布特色村莊名錄,采取簡單通俗的形式廣泛宣傳,讓群眾真正看得見、看得懂村莊規劃,了解家鄉的未來變化。

  打好『價值轉換牌』,釋放鄉村資源潛力

  省自然資源廳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著重把鄉村的自然資源顯化出經濟價值。積極向國家爭取跨省補充耕地任務,向國家申請擴大申報跨省佔補平衡的范圍,充分運用跨省佔補平衡和增減掛鉤政策為貧困地區爭取項目資金。積極探索開展跨省異地代保永久基本農田項目,贏得一系列惠農資金。學習借鑒江蘇、浙江等發達省份成功經驗,編制我省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實施方案,盤活農村『沈睡資產』。推進『生態銀行』建設,列出資源交易清單,探索搭建生態資源投資交易平臺。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近期將與農業發展銀行、興業銀行等兩家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實現鄉村自然生態資源產品價值轉換。

  打好『用地保障牌』,助推鄉村產業集聚

  省自然資源廳全力保障農村一二三產業和基礎設施用地需求,今年上半年,為我省20個貧困縣各單列40公頃用地計劃指標,對深度貧困地區采取預支使用、年底統一核算的支持政策。開闢綠色通道,協調解決鶴崗關門嘴子水庫等重點民生工程項目用地問題。探索『點狀供地』和『規劃留白』等靈活多樣的供地新方式,把建設用地指標更多留在村和鎮,為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民住宅用地提供用地空間。全力保障中心城鎮和工業開發區用地,進一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落實完善沿邊地區鄉村差別化土地政策,推進國家『興邊富民行動中心城鎮』建設和美麗邊城建設,逐步形成沿邊特色城鎮體系。

  打好『耕地保護牌』,守住鄉村發展紅線

  省自然資源廳認真落實非農建設佔用耕地『先補後佔、佔一補一、佔優補優、佔水田補水田』的要求,嚴格重大建設項目佔用永久基本農田論證補劃,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312.8萬畝,確保全省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穩定。全面開展建設佔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利用工作。紮實推進『大棚房』、違建別墅、農村亂佔耕地建房、耕地『非農化』等專項整治,突出黑土耕地保護,開展嚴厲打擊盜采泥炭黑土行為專項整治百日行動。

  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紮實推進黑土地質量等別和產能評價及地表基質調查試點工作,建立反映我省黑土資源質量的等級評定與監測體系,實施黑土地地表基質調查試點,不斷推進耕地後備資源的開發利用。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