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8日訊 利用無人機,跨越柵欄,從高空觀察現場環境,及時對被執行人遺留的鏟車、機器、金屬材料等進行拍照取證,固定證據,全面查清財產情況。
10月24日上午,高新區人民法院的執行乾警們,利用高科技手段,讓老賴無處可逃。

借13萬元後玩失蹤
家住高新區的尹某,從事工程項目,有自己的公司。
2018年5月,尹某在擴建公司過程中,出現了資金短缺問題,為此,他想到了好友侯某,並向其借款8萬元,承諾只要資金回轉,立即還錢,侯某爽快地答應了。
在這期間,尹某資金仍然不夠用,他又向侯某借了5萬元。兩筆款項均約定了還款期限,尹某簽字確認,還加蓋了公司的公章。
到了還款日期,尹某的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出現了嚴重虧損,欠下了不少的債務,根本無力償還侯某的借款。
為了躲避借錢,尹某和侯某玩起了失蹤。
侯某一氣之下,於2018年6月,將尹某及其公司一同訴至高新區人民法院,要求二被告共同償還借款本金,並承擔訴訟費用。
訴訟中,法官多次給尹某打電話,但他就是不來法院。經法院合法傳喚,二被告仍拒不到庭參加訴訟。
同年10月,經高新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作出缺席判決,即判決被告尹某,償還侯某借款本金13萬元,被告工程公司負連帶給付責任。

強制執行陷入困境
尹某知悉判決結果後,拒接一切外來電話,躲藏起來。侯某無奈之下,來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法官查閱案件卷宗,了解到申請執行人並未在訴訟中采取保全措施。隨後,第一時間采取網絡查控措施,了解被執行人財產情況,但未發現其名下有可供執行財產。
為此,執行法官來到被執行公司所在地,但此時公司早已變成他人的經營場所。法官想盡方法也未找到對方任何財產線索,致使案件執行陷入困境。
2019年5月,法院依法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並告知申請執行人,要盡可能向法院提供財產線索。
今年國慶期間,申請執行人侯某,通過尹某的生意伙伴,了解到被執行人尹某在肇源縣有一廢棄廠房,廠房內尚存一些設備和車輛。
獲取這一消息後,侯某駕車來到廢棄廠房附近,欲進行拍照,但由於廠房已很久不再從事生產活動,且外圍被2米多高的鐵柵欄緊緊圍住,無法進入,只能在外圍拍照。
拍完照片後,侯某帶著照片來到法院,申請恢復執行,法院依法恢復案件執行。
利用航拍固定證據
收到侯某照片後,執行法官孫威認真研究,確認廠房內確有設備等財產。
一堆財產無法查清,怎麼辦?孫威和其執行團隊深入研究,一致認為,利用無人機航拍,調查取證,有利於全面查清財產情況。
10月24日7時許,孫威法官和執行團隊,帶著無人機,早早奔向被執行人隱匿財產的破舊廠房。
無人機擺脫地理環境限制,真實地拍下了廠房露天部分的全貌,為案件執行解決了大問題,幫助執行人員全面掌握財產情況,並為財產初步評估奠定了堅實基礎。
航拍結束後,孫威當即將查封手續粘貼在柵欄處,並立即通過中間人,聯系到被執行人尹某,並將航拍照片發給了對方。
收到航拍照片後,尹某頓時慌了神,沒想到自己費盡心思藏匿的財產,居然被執行乾警掌握得一清二楚。
無路可走的尹某,主動聯系執行法官,承認錯誤,並表示保證一周內返回大慶,主動履行還款義務。
侯某見對方轉變態度,同意尹某回大慶後,再商議執行事宜。
目前,執行已有了明顯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