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日訊 近日,市教育局發布《關於開展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20所試點學校,開展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工作。此次試點將圍繞改革學校評價、改革教師評價、改革學生評價三項重點工作持續推進。
20所試點學校分別為:薩爾圖區月亮灣學校、八百?第一小學、大同鎮中學、林甸縣第二小學、林甸縣四季青鎮中學、杜爾伯特縣北完小學、杜爾伯特縣蒙古族中學、肇州縣第四小學、肇源縣第四中學、機關一小、機關五小、靚湖學校、祥閣二部、萬寶學校、六十九中二部、外國語附屬學校、鐵人中學、大慶一中、大慶四中、育纔中學。
克服只重分數促進全面發展
在學校評價改革方面,通知強調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立德樹人成效。完善學校評價標准,堅決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改進中小學校評價。義務教育學校重點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保障學生平等權益、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提昇教育教學水平、營造和諧育人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以及學業負擔、社會滿意度等情況。
規范性開展音樂、美術、體育和勞動教育課程,按照國家標准開足開齊以上四類課程,保證學生課間體育鍛煉時間,保證學生社團活動時間,初步探索建立師生音體美勞教育評價考核辦法,繼續發揮各類藝術社團作用,發揮並培育學生藝術特長,達到至少人均具備一項藝體特長的目標。
持續做好控輟保學工作,按照《義務教育法》,保障每一個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入學率和鞏固率。
加強教師管理和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無違反師德師風行為。探索教師工作科學、規范、質量、評價的獎勵、評優、崗位競聘、績效機制,保障教師的權益。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養教學能手和名師,最優化發揮現代化辦學條件給予教學的支橕作用,倡導教師最優化、高效的學習、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和設備的功能。
提高學校安全管理水平,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探索學校管理改革,學習、借鑒、建設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將現代學校制度運用到學校管理實踐中,發揮現代學校制度的作用。
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
在教師評價改革方面,通知強調推進踐行教書育人使命,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准。堅決克服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現象,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業績考核、職稱評聘、評優獎勵首要要求,強化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考察,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健全教師榮譽制度,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全面落實新時代幼兒園、中小學職業行為准則,建立師德失范行為通報警示制度。對出現嚴重師德師風問題的教師,實施教育全行業禁入制度。
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實行師德失范教師在晉級評優中『一票否決』。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根據《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准則》和《違反職業道德處理辦法》,對失德教師給予通報。
健全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學校建立健全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工作機制。根據《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文件精神,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和師德考核辦法。學習《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准則》和《違反職業道德處理辦法》,讓每位教師入腦入心。
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注學生的個性征,科學判斷學生學業狀態,探索建立中小學教師教學述評制度,任課教師每學期對每個學生進行學業述評,述評情況納入教師考核內容。
學習成績與德智體美勞掛鉤
在學生評價改革方面,通知強調樹立科學成纔觀念,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探索建立音體美勞教育過程性考核評價辦法、學科成績和德智體美勞相結合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完善德育評價體系。通過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學生、家長、教師以及社區等參與評價的有效方式,客觀記錄學生品行日常表現和突出表現,特別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況,將其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
強化體育評價。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養成良好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開齊開足體育課,形成常態化的運動會、體育節、體訓隊、小足球訓練、冬季越野賽等活動,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學習、掌握一到兩項體育技能。
改進美育評價。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組織開展以學校為單位的藝術節、文藝演出、藝術作品展演等,促進學生形成藝術愛好、增強藝術素養,全面提昇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探索建立美育教學考核評價辦法並督促落實。
加強勞動教育評價。實施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探索建立勞動清單制度,明確學生參加勞動的具體內容和要求,讓學生在實踐中養成勞動習慣,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加強過程性評價,將參與勞動教育課程學習和實踐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嚴格學業標准。改進和完善學生學業要求,嚴把出口關。對小學、初中畢業班學生,學校須合理安排中考結束後至暑假前的教育活動。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加強課堂參與和課堂紀律考查,引導學生樹立良好學風。
市教育將定期組織開展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梳理我市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工作經驗,形成我市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工作體系,為下一步全面開展教育評價改革工作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