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訊 核心提示:看到劉羲檬的名字列入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入圍候選名單中時,記者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畫面:一個紮著馬尾、皮膚黝黑的女孩,背著癱瘓的媽媽走在樓梯上。女孩滿臉堅毅,後背上的媽媽滿眼無奈和心疼……
這個畫面,便是劉羲檬照顧媽媽的日常。而這個畫面,是2014年8月,記者在采訪時捕捉到的。那一年,劉羲檬14歲,是當年大慶市年齡最小的道德模范人物。
如今,21歲的劉羲檬應該是上大學的年紀了。她現在生活得怎樣?10月29日,記者聯系上了劉羲檬。

『有媽在,纔有家』肇源女孩帶著媽媽上大學
電話中傳來劉羲檬的聲音,讓記者一時沒緩過神。
主動性記憶中那個14歲的女孩,雖然滿臉剛毅,可是,這個豆蔻年華的少女,臉上沒有多少笑容,卻有幾分滄桑,面對陌生人,她會有些怯懦,並不擅於表達。
而電話中,這個語調活潑、輕快,時常笑起來的女孩,和記者當年采訪的記憶有些對不上。
她給記者傳來了她近期在大學課堂上課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孩,鼻梁上架起了眼鏡,可是,她的臉上,少了滄桑,多了知性和自信。
劉羲檬目前就讀於哈爾濱師范大學東語學院,朝鮮語專業,大二學生。
在劉羲檬很小的時候,她的媽媽王艷春患上了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發展到手腳嚴重變形且全身肌無力,癱瘓在床。
劉羲檬出生百天後,便被送到了小姨家,由小姨照顧,直到會走路了,纔被送回媽媽身邊。
可是,媽媽並沒有能力照顧她,反而是她自幼便照顧媽媽的生活。劉羲檬很小的時候,父親便不辭而別。這個家,就只剩下一個癱瘓的媽和一個不諳世事的女娃。
7年前,記者采訪這對母女時,王艷春曾哭訴:『無論為人女還是為人母,我都是一個失敗者。作為女兒,父親病重時,我不能侍奉床前。父親去世時,最不放心的就是我。而作為母親,我讓女兒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還承受著她不該承受的磨難。我沒為女兒付出過什麼,把她帶到這個世界,卻一直在拖累她。』
聽到媽媽的話,年少的劉羲檬邊為媽媽擦拭淚水邊說:『媽媽,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好好活著,有你在,我纔有家。』
如今,劉羲檬帶著媽媽在上大學。
劉羲檬說,她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生活靠母女倆的低保、學校的資助、獎學金,還有她課餘時間做兼職所賺的收入。
電話中,王艷春告訴記者,她現在的身體情況比當年記者采訪她時還要差一些。
她一直在感慨:『真是苦了檬檬……』

堅強的女孩十六年為媽媽橕起一片天
王艷春生了劉羲檬,卻是劉羲檬養了王艷春。劉羲檬5歲,王艷春34歲。就在那年,王艷春病倒,臥床不起。5歲的劉羲檬擔負起了照顧媽媽的任務。小小的人兒,沒有灶臺高。踩著小凳子,在媽媽的指揮下向鍋裡添水、放調料、下面……被煤氣灶竄出的火苗燎到手指,被鍋中溢出的開水燙得直流眼淚,卻堅持把方便面煮熟……劉羲檬第一次做飯的樣子,烙在王艷春的腦海裡。
10歲時,聽醫生說,按摩能幫助媽媽康復。劉羲檬向一個開按摩店的阿姨學習了簡單的推拿,堅持每天給媽媽做按摩。在她多年的堅持下,媽媽能夠借外力簡單行走。
至今,記者還記得7年前采訪時,劉羲檬的那份假期作息時間表:7:00起床,扶媽媽去衛生間;做早飯、給媽媽喂飯;8:00寫作業;10:00收拾屋子;11:00准備午飯;13:00看電視、寫字或看課外書;14:30寫作業;17:00准備晚飯;18:30給媽媽洗腳、按摩……沒有人要求劉羲檬去做什麼,只是生活,逼迫出了一個自律、倔強的女孩。
上大學後的劉羲檬,除了上學,還做了很多兼職,依舊堅持著每天給媽媽按摩。
王艷春始終覺得自己是失敗的,成了女兒的『拖油瓶』,記者卻不這樣認為。雖然她行動不便,可是,她有一個小天使,倔強地為她橕起了一片天,打破了那『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俗言。她們母女,都是這個世界裡不俗的人。

『生活雖苦,但是很美』大家的愛助她奔跑
劉羲檬侍奉病母的事跡,早已被傳為佳話,感動了很多人。
中學時,曾有老師在給她的評語中寫下這樣一段文字:『你是一個令人十分佩服的孩子!這麼小的孩子挑起了生活的重擔,而你是那麼的樂觀、陽光!在學習上踏踏實實、各科成績優異,能做到這些真是太不容易了!』
21歲的她,獲得了很多榮譽:大慶市第三屆十佳道德模范,大慶市孝老愛親好人,黑龍江省孝老愛親模范,黑龍江省『美德少年』,感動龍江人物,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2019年,她還獲得了『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
2021年,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名單公示,劉羲檬被評為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
榮譽很多,讓人看起來卻滿是心疼。這些榮譽的背後,寫滿了生活的無奈和磨難。
劉羲檬說:『生活雖然有點苦,但是很美。』她說,這一路走來,她遇到了很多人給予的愛,讓她有力氣奔跑。
劉羲檬說,她剛上大學的時候,到哈爾濱的第二天,學校領導和老師就來看望了她和媽媽,送來了錢和生活用品。上大學後,學院書記安耀林、班主任李楠、導員史許福,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給了她很多幫助,就在前幾天,學校還給她送來了生活用品。
生活會眷顧善良的人,很多陌生人,讓劉羲檬感受到了溫暖。
讀大一的時候,劉羲檬利用課餘時間做家教補貼生活。後來,因新冠疫情等原因影響,她不能再做家教了。學校食堂檔口的一個大姐給劉羲檬提供了做兼職的機會,每小時給5元錢報酬。劉羲檬說:『大姐真是非常好的人,每天回家的時候她都讓我帶兩份飯菜回家跟媽媽吃。』
對於未來的規劃,劉羲檬說,考慮媽媽的身體情況,她會留在東北,因為媽媽的身體不適合在南方潮濕的環境生活。而喜歡校園的她,夢想成為一名教師。
10月30日,劉羲檬參加了教師資格考試。考完試後,她感覺自己考得還行,希望能通過。
彩虹總在風雨後,這個歷經磨難的女孩未來一定充滿陽光。為她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