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測人員正在進行核酸提取。圖片由哈獸研提供
黑龍江日報11月18日訊 截至11月17日5時,哈爾濱市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順利結束,結果均為陰性。從15日新一輪全民核酸檢測開始,哈獸研醫學檢驗實驗室就迎來了該輪檢測的首批樣品,18位工作人員全副武裝,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從上輪疫情期間的日檢測能力5000管,到為應對本輪疫情迅速提昇至日檢測能力12000管,哈獸研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全力以赴調配檢測設備及人員,力爭日檢測能力達到12000管。』10月30日,本輪疫情突發,省裡相關部門與哈獸研溝通,鑒於此輪疫情哈爾濱各檢測機構實際承接檢測的能力,希望哈獸研能進一步提高檢測能力。哈獸研黨政班子高度重視並立即部署安排,作為醫學檢驗的國家隊毫不猶豫擔起了重任。
提昇到12000管,承諾這個數字,哈獸研的底氣來自於專業實力、高端檢測設備和技術人員的儲備以及檢測團隊成員間的緊密配合。
當天下午,所裡調配的進口熒光PCR檢測儀和全自動核酸提取儀火速到位。
經歷了數次新冠應急檢測的『大考』,他們早已習慣了隨時備戰,不論何時何地,接到指令,立即歸隊,投入戰斗。消毒、掃碼、脫包、編碼、滅活、提取、擴增……在距離病毒最近的地方,為了城市的『健康綠』,他們夜以繼日地奮戰。
『每一份樣品的檢測結果都關乎著省市的決策部署,為保證檢測工作保質保量高效完成,實驗室科學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檢測人員兩班倒,做到機休人不閑。』哈獸研醫學檢驗實驗室主任孫建宏告訴記者,『檢測工作是團隊作戰,流程環環相扣,團隊成員間的緊密配合至關重要。為此,大家與時間賽跑,力爭使每個環節無縫銜接。』
『如何傳遞用時最短?如何最快添加提取液?樣品編號標在哪個位置能使下一環節人員最快看到標簽?……在數輪應急檢測中,大家不斷挖掘潛力,從每一個細節入手優化流程,並且強化上下游溝通,每個環節既對上游負責也對下游負責,實現了最優的配合,在保證檢測質量的前提下大幅提昇了檢測效率。』哈獸研醫學檢驗實驗室技術負責人劉恆貴說。
由於人員有限,檢測人員往往一人身兼數職,很多人都是『移動尖兵』。可疑樣品的判定最能檢驗實力,也最消耗時間和精力。孫建宏介紹,導致樣品可疑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采樣的問題,或是檢測的問題,也可能是試劑、設備的問題。因此,每遇到一份可疑樣品都需要復檢,並且用多種試劑同時檢測,以便快速精准查出原因,第一時間通知相關單位。
據統計,從年初至今,哈獸研醫學檢驗實驗室已完成18萬餘管、170萬人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任務,他們勇於擔當,攻堅克難,運用自身的專業優勢為哈爾濱打贏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