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2月9日訊 『天冷,喝點姜湯暖暖身吧,別感冒了。』
『給你們拿點熱貼,貼上腳就不冷了。』
12月5日,讓胡路區乘新3-32號樓車棚核酸檢測點,乘新三社區居民,用行動溫暖了工作人員的心。

有居民惦記再累也值
當天,乘新三社區共設3個核酸檢測點,除了醫護人員,50名工作人員來自各單位下沈乾部、東湖分局民警、寶石花物業及乘新三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他們主要維持現場秩序,叮囑居民保持間距、做好防護,幫助不會用手機的老年人掃碼。
早上6點20到崗,晚上7點離開,一站就是一天。有的檢測點工作人員,需要在室外維持秩序,手腳凍得冰涼,卻沒有一人叫苦。
乘新3-32號樓車棚是其中一個核酸檢測點,沒水、沒電、沒暖氣。
當天,正在排隊的居民姜會友,看到現場黑,回家取來了應急燈,供大家使用。他的這一舉動,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沒過多一會兒,居民趙建華端來了一大壺姜湯。『你們太辛苦了,謝謝你們!』趙建華一邊給工作人員倒姜湯,一邊說著感謝的話。
『阿姨,你對我們真好,太感動了!』工作人員喝著姜湯,心裡暖暖的。
有一位行動不太方便的老人,拄著拐棍來到檢測點。其實,社區已經通知,針對弱勢群體、高齡居民和年幼兒童,上門檢測。『我看醫護人員太忙了,就自己來了。』老人說。
乘風街道乘新三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劉長鳳說:『工作雖辛苦,但有居民惦記著,再累也值!』
乘新三社區居委會共有2822戶7000多居民,此次,除了學生在學校統一檢測外,其餘居民全部做了核酸檢測。

為隔離人員送生活用品
『社區事雜,需要做的工作太多,忙完核酸檢測演練,我們還得繼續核查返慶人員,不能落下一人。』劉長鳳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乘新三社區居委會共有34戶居家健康管理人員,工作人員需要幫忙買菜、扔垃圾,保障隔離人員的生活。
前段時間,社區有一個密接者,他所居住的單元被貼了封條。該單元的王寧,牙疼得受不了,劉長鳳接到求助電話後,立即拿著自己的社保卡去藥店買藥,讓王寧很過意不去。
居民彥忠革是一名居家健康管理人員,家裡缺菜了,他不想總麻煩工作人員,就想一次多買點,沒想到社區工作人員說:『菜放時間長了不新鮮,有啥事直接找我們。』
鍾淑梅、韓麗娣等9名網格長,對居家隔離人員特別負責,每天穿著防護服爬樓送菜,上樓一身汗,下樓一身涼。
『苦點累點都不怕,只要居民健康就是最好的回報。』鍾淑梅說,有的居民,見一個單元的居民家被貼上封條,很擔心,工作人員就安撫大家,讓他們放寬心,還和物業工作人員溝通,定期消毒,及時消除居民的恐慌。

積極宣傳接種加強針
宣傳接種第三針疫苗,排查高風險地區返慶人員……采訪中,記者看到,乘新三社區的工作人員,每天忙得腳打後腦勺。
為了提高居民接種第三針疫苗的知曉率,他們通過微信宣傳、小區大喇叭循環廣播、廣發朋友圈,確保疫苗接種宣傳無死角、全覆蓋,讓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家喻戶曉,引導大家主動登記、接種,為疫苗接種工作贏得『先機』。
『我們宣傳得很到位,現在社區除了特殊體質,其他居民都接種了第二針疫苗。陸續會有大批居民,去接種第三針疫苗。』劉長鳳說。
『社區工作人員這麼辛苦,接種疫苗也是為了咱好,咱們哪能不配合?』
『我還有20天就打第三針疫苗了,到時候,我會主動去接種,你們放心吧,打完疫苗我給你們打電話。』
每當社區工作人員聽到居民這樣的話,不管多辛苦,都覺得很值。

加班到半夜是常事
12月2日,社區接到上級任務,排查哈爾濱返慶人員。工作人員通過線上線下、打電話每家每戶核查,有些電話打不通,就需要去家中排查,加班到半夜是常事。
劉艷傑、席莎兩名工作人員家的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兩人顧不上管孩子,每天工作到半夜11點多纔回家。
梁艷華的愛人臥床10多年,她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愛人,這段時間,為了疫情防控,她只好讓父母幫忙照顧愛人,自己投身到一線工作中。
王春艷負責流調工作,不管晚上幾點,只要流調表一到,就得起來工作。
劉長鳳作為黨支部書記,每天要負責整個社區的協調工作,沒有閑著的時候。
『現在疫情形勢嚴峻,我們必須守好社區第一道防線。』劉長鳳說。
其實,他們,僅僅是基層社區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像這樣忙碌的身影,早已成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一道道風景。
他們努力工作,讓各類返慶人員得到最新、最全的防疫引導,提昇著居民的防疫意識,為防疫工作做著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