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3日訊 『無論在哪個年代,黨員必須一切行動聽黨指揮,一心向著黨、跟黨走,在工作中起先鋒模范作用……』社區裡的二十餘名黨員、群眾聆聽著集賢縣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朴永鶴的抗聯精神宣講。這樣的黨史課活動,朴永鶴僅今年就已經講授了30多場。
今年74歲的朴永鶴是一名1974年入黨的老黨員。歷任饒河縣副縣長、紀委書記,集賢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政協主席等職。2003年從縣級領導乾部崗位上退休後,擔任了集賢縣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為了挖掘抗聯精神,他率隊走進七星峰,探尋抗聯密營遺址,收集抗聯文物,走訪抗聯老戰士,建起了集賢縣東北抗聯博物館,整理出80餘萬字的集賢縣東北抗聯史料。年均受邀接待省內外東北抗聯精神探訪者團體數十個,被譽為集賢縣東北抗聯歷史宣講第一人。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伊始,作為縣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的朴永鶴,毛遂自薦,深入各企事業單位以及各社區、學校開展抗聯史宣講,傳承東北抗聯精神。
朴永鶴敏銳地意識到,黨史宣講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環節,能進一步加深乾部和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偉大貢獻、理論創新、寶貴經驗的理解,激發廣大乾部群眾學黨史、悟思想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黨的根基深深植根於人民,讓黨內活力得到充分迸發。
其實,早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前的十多年裡,朴永鶴早就是一名『黨史義務宣講員』。在朴永鶴的『教案』裡,包含了他在十多年來帶領老促會同志踏沼澤、鑽密林、過葦塘、攀崖峰發掘出的七星砬子抗聯遺跡、挖掘出的300餘件珍貴抗聯文物,找到的東北抗聯七星峰密營被服廠、後方醫院、軍政乾校、兵工廠、密營營地等遺址,這些材料有力地證實了東北抗聯在七星峰的存在與艱苦戰斗的歷程,讓聆聽宣講的黨員乾部群眾從心底受到抗聯精神的洗禮。
在2010年,朴永鶴自籌資金在福利鎮紅聯村建立了『東北抗聯七星峰抗日紀念館』,成為廣大黨員乾部、青年學生接受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黨史學習教育開始後,朴永鶴克服種種困難,把之前收集整理和編寫的《集賢抗日烽火》《集賢革命老區》《集賢戰斗風雲》《集賢縣老區工作資料匯編》《集賢縣老區宣傳資料匯編》《集賢縣黨的工作簡要讀本》等資料進一步整理,編寫出80餘萬字的《集賢縣東北抗聯史》,宣傳集賢縣紅色資源,傳承抗聯精神,豐富集賢縣黨史學習內容。
在積極投身黨史學習教育中,朴永鶴不顧身老體弱,徹夜策劃編寫解說詞、宣講稿,與縣文旅局、縣融媒體中心密切配合,先後錄制了《老區風貌》《追尋英雄腳步》等15部專題片,記錄了抗聯精神事跡和共產黨人的光輝偉績,促進了全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的深入持久開展。朴永鶴的巡回講演腳步,踏遍了集賢縣的黨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和中小學校,傳承東北抗聯精神,教育黨員乾部和人民群眾守初心、勇擔當,學史力行,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
朴永鶴以集賢歷史事實為依據,編寫了《集賢縣黨的工作簡要讀本》,充分展示集賢縣在建設、改革等進程中建立的豐功偉績,記錄了其中最為重要的精彩瞬間和片段,為黨的百年生日獻禮。他還配合縣委宣傳部在縣融媒體中心演播廳錄制了宣傳片《抗聯故事走進演播廳》,引領全縣廣大黨員乾部群眾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啟迪智慧、淬煉精神,弘揚偉大的抗聯精神。
朴永鶴說,黨史宣講要注重內容,以『實』為先。在每一場黨史課宣講中,朴永鶴都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結合東北抗聯英雄事跡,把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奮斗歷程講給廣大乾部群眾聽,重溫革命歷史,弘揚革命精神,讓乾部群眾在學黨史中加深對黨的理解,堅定不移跟黨走、聽黨話。
朴永鶴說,『黨史宣講』要追求實效,以『績』為尺。朴永鶴在黨史宣講時堅持接地氣,摒棄『官話』說『白話』,不僅講得鮮活、生動、具體,還與乾部群眾形成面對面互動交流,帶領大家實現思想提昇。朴永鶴認為黨史宣講效果離不開精心准備和用心思考,所以,在每次宣講課前,他都充分考慮受眾的實際情況調整宣講內容,在宣講中貼近實際生活,走進基層群眾,讓『黨史宣講』直抵思想深處。
朴永鶴說:『作為一名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終生信念。投身黨史學習教育宣講,讓更多的黨員乾部接受黨性洗禮,讓人民群眾接受黨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抗聯精神,是我發揮餘熱的共產黨員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