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豐富載體創新形式 新綏化看到新變化 綏化市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帶來多業興旺
2021-12-30 14:55:1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鑫宇 張長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30日訊 冬至一過就是新年。近日,在綏化市慶安縣同樂鎮同發村,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乾部們正在攏著今年的賬目,一組組數字展示出2021年這個村的巨大變化:

  累計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用於村公益事業,村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95%以上,村屯道路硬化率達到95%以上,建設了服務功能齊備的710平方米村級活動場所,修建了休閑廣場和籃球場,清潔能源入戶達71%以上,自來水入戶率100%……村民們服氣地說,是村裡的黨員乾部帶頭乾啊,纔有了好環境和大變化!村乾部們則誠懇地說,是黨史學習教育讓我們明確了乾事創業的方向。

  同發村一年來所發生的變化,是綏化市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的一個縮影。2021年,綏化市黨員乾部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開啟了問計於民定實事、突出重點解難事、走進基層辦好事的快捷鍵,各地黨委政府抓農業穩基礎、抓工業保增長、抓三產促消費、抓項目攢後勁、抓縣域強支橕、抓安全促穩定,今年糧食總產達到246.6億斤,比上年淨增25億斤,增長11.3%;施行空天地一體化數據采集監測,為2521萬畝黑土地保護利用賦能;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到377戶,產值超億元規上企業89戶;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0%;簽約省外投資項目96個,合同資金374.3億元,建成投產23個,18個省百大項目開復工率100%,投資完成率97.56%。

  貫穿始終的黨史學習教育,讓綏化大地處處充滿生機和活力。

  堅持高位推動 壓實落靠責任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各基層黨組織堅持高位推動,壓實落靠責任,廣大黨員乾部走在了學習教育的最前列。

  黨委主責重點抓。迅速成立以市委書記為組長、4位市級領導任副組長、34家單位為成員的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抽調35名精乾力量組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實施通報、調度、督導等系列制度機制。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委先後召開常委會、書記辦公會、領導小組會、辦公室主任會、工作匯報會、視頻調度會14次,下發《方案》《通知》等文件122個,強化組織領導,壓實落靠責任。

  主要領導親自抓。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積極擔起領導小組組長職責,認真當好本地本部門黨史學習教育『總指揮』,親自抓、帶頭學、務實乾、作表率。市委和縣處級黨委(黨組)主要領導,帶頭參加中心組學習、帶頭現場見學,帶頭講專題黨課、參加組織生活會、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帶頭深入基層開展『辦實事、開新局』專題調研,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辦事大廳、窗口部門開展走流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一崗雙責示范抓。市縣兩級班子成員切實履行『一崗雙責』,推動分管戰線、聯系單位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市級領導確定調研課題43個,深入基層調研走流程143次,講專題黨課44次;處級班子成員參加專題組織生活會369次;縣處級以上乾部『走流程』1452人次,解決問題2249個。

  區分對象分類抓。市委制發了《關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並在此框架下,制定了8個子方案,針對不同層面、不同群體的實際,提出針對性要求、做出分類性部署、制定務實性措施,分類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督導指導具體抓。市縣兩級成立63個巡回指導組,實現對全市各級黨組織督導指導全覆蓋。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委巡回指導組共對83個處級單位開展3輪集中巡回指導、1次辦實事『回頭看』督導,督導指導延伸拓展至150個縣直部門、96個鄉鎮、77個村、59個街道社區以及28家『兩新』組織。

  堅持深入學習 感悟思想偉力

  集中學習悟思想。采取自學讀書、集中研討、封閉培訓、專題輔導、『三會一課』等形式,組織黨員乾部開展集中學習。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中研討10次,舉辦讀書班1期,撰寫體會心得125篇,帶動各縣(市、區)委中心組開展專題學習106次,舉辦讀書班10期,縣處級領導乾部撰寫體會4000多篇。市縣兩級黨校舉辦培訓班44期,培訓輪訓黨員乾部19135人次。

  豐富載體拓層面。舉辦『永遠跟黨走』慶祝建黨百年大型文藝演出、『歡樂進鄉村、文化助振興』專題文藝演出、市直機關大合唱比賽、『知黨情·感黨恩·跟黨走』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以全省『七個一』活動在蘭西縣啟動為契機,面向基層群眾組織各類活動9000多場次。

  宣傳引領促普及。市縣兩級共組建理論宣講團和宣講小分隊591支,開展集中宣講3900餘場次。利用『學習強國』、龍頭新聞等媒體平臺,組織黨員開展網上學掌上學。兩級媒體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專欄88個,已刊發信息和報道9600餘篇條。宣傳推廣了以海倫市通達社區『三必到、五必訪』為代表的一批典型,全市有55個集體和個人獲得『兩優一先』『龍江最美勞動者』和『龍江好人』等榮譽稱號。

  現場見學強信念。充分利用全市11個愛國主義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20餘處紀念設施,組織乾部群眾10餘萬人次就近就便參觀學習。以全市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68個實踐所、317個實踐站為陣地,開展黨史教育,賡續紅色血脈。舉辦『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主題圖片展、東北抗聯精神專題圖片展、紅色家風家教展,組織黨員乾部開展『沈浸式』教育。以『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為主題,面向青少年開展打卡紅色聖地、『我向黨旗敬個禮』等系列活動70餘場次。

  堅持民生為本 靶向解決民需

  問計於民定實事。市本級累計征求各類意見建議1200多條,各縣(市、區)和市直各單位征集意見建議8390多條。在全面承接省委十項專項行動的基礎上,結合民生實際,深入實施社會保障、文化體育、交通城建、基礎教育、衛生健康、助農興農、生態環境、法治服務等8項惠民工程94件民生實事,明確16名市級領導牽頭抓,34個責任部門具體抓。全市共確定辦實事項目1618項,已全部完成,解決了住房供暖、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一批『硬骨頭』『老大難』問題。

  在建中的省百大項目『博航染料』。

  突出重點解難事。在重大民生項目上。全市共有省市百大項目198個,總投資1512.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39.7億元。其中,省百大項目18個完成投資146.44億元,180個市百大項目完成投資103.18億元,均超額完成全年計劃。總投資128億元的綏大高速項目已開工建設,年內投資35億元已完成。

  在鞏固拓展脫貧成果上。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選派駐村工作隊538支,單獨選派駐村第一書記69人。加強易返貧致貧人口監測,拓寬就近就業渠道,規范設置公益崗位,全市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就業總數達到5.73萬人。

  在基礎民生保障上。建立街道(鄉鎮)養老服務中心178個,村(社區)養老服務站508個。新建公辦幼兒園5所,新增學位2000餘個,全市400多所學校全部實行『三點半』課後服務。嚴肅查處有償補課、收受禮品禮金、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行為,查處在職教師有償補課43起,處理教師56人,追究領導責任25人。開展『陽光救助』專項行動,臨時救助儲備資金達到800餘萬元。有序推進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提標工作。

  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對標全國最優,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乾部作風整頓。推進市本級政務服務大廳標准化建設,推動市本級33個部門1138個事項入駐,入駐率達97.5%。開展業務流程再造,目前已實現『一窗通辦』。在政府門戶網站向社會公布2731項非涉密權責清單事項。加快誠信綏化建設步伐,完成了165批次企業行政處罰信用修復工作,同比增長了1.5倍。

  在提昇治理效能上。推進網格化治理,全市12510個網格受理解決群眾訴求103462件。開展村黨組織『乾好開門第一事』活動,確定開門實事2713件,已全部完成。大力推進『1+2+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集中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1772件,化解率達100%。

  走進基層辦好事。完善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制度,采取1名黨員聯系10至20戶群眾辦法,創建農村黨員責任區2.4萬個,對農村弱勢群體包聯實現全覆蓋。組織全市888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幫聯老舊小區1244個,協調解決群眾『小事情』『小困難』5321件。結合『4+N』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乾部職工成立512支黨員志願服務隊,組織19323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征集『微心願』,開展『微服務』,幫助社區解決實際問題3420多件。

  堅持乾在實處 全力開創新局

  抓農業穩基礎。糧食產量實現『十八連豐』。累計建設高標准農田1239.9萬畝,佔耕地43.6%。啟動建設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大數據平臺,以科智化為2521萬畝黑土地賦能。落實良種繁育面積28.6萬畝,審定新品種65個。綠色有機食品面積發展到1201萬畝。畜牧生產實現穩產保供。

  抓工業保增長。深化『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以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第一支柱的工業體系框架初步形成,佔工業經濟總量的68%。379戶規上企業實現產值682.9億元,增長12.6%。象嶼、龍鳳、大莊園、京糧等13戶企業產值超10億元。玉米加工能力近千萬噸,產業鏈條由淀粉、乙醇、飼料等初級加工向核?酸、聚乳酸、輔?Q10等高端產品昇級,玉米加工能力和產業層級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抓三產促消費。落實擴大內需政策,社會消費持續恢復向好。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其中現代物流業貢獻率13.2%。線上線下加速深度融合,應對疫情影響,啟動三批次1020萬元消費券發放活動,有效激發消費潛力。大力發展新經濟新業態,網絡零售額實現15.1億元,增長28.7%。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存貸比達到55.9%,肇東大莊園列上交所主板擬上市104戶在審企業第72位,天有為列入上市計劃,有望實現綏化主板上市企業『零』突破。積極培育發展文旅康養產業,推進重點開工建設文旅產業項目3個、重點招商項目8個。

  抓項目攢後勁。精准持續抓好招商引資和產業項目建設,務實開展『招商引資之冬』活動,優化招商引資服務政策。全年累計簽約省外投資產業項目96個,合同資金374.3億元。其中,農業和農產品加工項目69個,佔72%。18個省百大項目完成投資146.44億元,180個市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03.2億元,均超額完成全年計劃。新和成生物發酵產業園二期、冰泉高蛋白豆粉、京糧L乳酸等項目即將建成投產。

  抓縣域強支橕。堅持全市一體化、縣域差異化,深入研究和精准確立各縣域主導產業。前三季度,縣域GDP實現531.5億元,佔全市82.4%。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考評中,肇東、安達列全省第一梯隊,慶安列第二梯隊。

  抓安全促穩定。盯緊『力爭不輸入,確保不擴散』目標,抓緊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築牢食品安全防線。深刻汲取安全生產事故教訓,開展重點崗位演練培訓和『除隱患保平安迎大慶』百日專項行動,堅決遏制安全生產事故。

  堅持從嚴監督 推動任務落地

  綏化市委聚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強化巡回指導。市縣兩級63個巡回指導組,對全市各級黨組織督導指導全覆蓋。市委5個巡回指導組,對83個處級單位已開展3輪集中巡回指導,並延伸拓展到150個縣直部門、96個鄉鎮、77個村、59個街道社區以及28家『兩新』組織。市委巡回指導組列席中心組學習13次、專題組織生活會27次、黨組織書記講黨課34次。

  閉合推進鏈條。堅持用任務單、提示單、督辦單、成果單督導推動任務落實。針對市委第一輪、第二輪巡回指導中發現的個性問題,以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委第三巡回指導組反饋的問題,下發督辦單18期47份。

  面向社會公示。市縣兩級和市直各單位累計向社會公布2405個民生問題解決情況,其中,市本級『成績單』公布了16批次234個辦實事活動成果。

  深化推進措施 鞏固延伸成果

  綏化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中央和省委有關要求,綏化市將認真研究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機制,持續深化推進措施,持續鞏固延伸成果,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持續強化理論武裝,築牢思想根基。堅決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打牢思想根基,補足精神之鈣,引導全市廣大黨員乾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持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進一步加強對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學習闡釋和宣傳解讀,以偉大建黨精神為主線,弘揚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建立完善依托紅色資源拓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長效機制。

  持續放大典型作用,強化示范引領。繼續加強正面引導,切實把全市各層面各領域黨史學習教育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人物及其典型事跡總結好、宣傳好,努力讓廣大黨員乾部從身邊先進典型中汲取榜樣的力量。

  持續健全長效機制,鞏固擴大成果。深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提昇,尤其注重將學習教育中基層創造形成和總結提煉出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制度機制、政策措施和規范文件等方式固化下來、堅持下去,應用到具體實踐當中,促進各項工作落實。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長效機制,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持續推動振興發展,不斷開創新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持續加強黨的建設,確保風清氣正。堅決扛起黨的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責任,落實『一崗雙責』,推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戰略部署在綏化落地見效,為綏化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圖片由綏化市委宣傳部提供)

責任編輯:彭佳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