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願者為社區行動不便的老人理發。

社保大廳裡工作人員為市民講解辦事流程。

供排水公司工作人員檢修供水管線。
黑龍江日報12月31日訊 『推進主城區棚戶區改造房屋3068套,建設面積28.7萬平方米』『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示范中心建設』『實現城鄉低保十五連增』……近日,七臺河市在主要媒體上對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完成的90多項工作進行公示,讓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進行評判和監督。
一件件『實事』『好事』是七臺河市各級黨員乾部注重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疾苦,用情、用智、用心解決群眾最關心事、煩心事的結果,在一件件為群眾服務的實事中,彰顯的是黨員乾部的初心使命和為民之心,更是立足群眾『急難愁盼』,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到為民辦事的實際行動的成果。
街道更整潔了、燈光更明亮了、停車更有序了、市民生活更加便捷了,『煤城』在一點一滴中悄然改變,漸漸變成了人民期盼和向往的樣子。
聚焦群眾關切解決群眾『懮心事』
打開水龍頭,一股清澈的自來水湧出,困擾著桃山村村民多年的用水問題解決了。這背後是『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走訪中我了解到有七戶村民家中沒有自來水,就帶著村民一起找到市供排水總公司,申請接通供水管線,解決用水難問題。』桃山村黨支部書記時萍介紹說,市供排水總公司第一時間組織施工人員進行現場勘查,克服無法使用機械的難題,用人工挖掘的方式完成供水管線的室外鋪設和室內管線的安裝工作,最終村民家裡通上自來水。
小小水龍頭,關系大民生。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市供排水總公司通過線上線下征求供水服務意見和建議,開展供水服務安全隱患大排查,加大供水管網的檢查和維修力度,著力打通百姓『痛點』『堵點』,讓百姓吃上更安全優質飲用水。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七臺河為不斷創新實施『微訴求、微服務、微實事』載體活動,從小處著手,凝聚微力量,服務大民生,提昇居民幸福感。
在深化拓展在職黨員『雙報到』活動中,組織5300餘名黨員乾部開展代辦協辦服務9600餘件次,實現了便民服務全覆蓋、無死角。窗口單位、辦事大廳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窗口,為群眾提供幫辦等服務2.6萬餘人次,實現了由『要我服務』向『我要服務』轉變。針對群眾生活中反映的城鄉環境問題,實施『33項治理工程』,推動城市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聚焦『雙十』行動解決重點『民生事』
一條小小的通道,讓特殊人群不再受樓梯的困擾,既有愛,又無『礙』。在七臺河禁毒公園,坐在輪椅上的市民張萬江笑呵呵地說:『有了這條無障礙通道,我們自己就能上來看好風景,出行更方便了!』為了方便老年人及殘障人士出行和游玩賞樂,七臺河市城管局在萬寶湖旁的禁毒公園增設了無障礙通道,溫暖民心的同時,也展現出了城市的溫度與文明,使得百姓贊不絕口。
七臺河市聚焦教育、醫療、生態等民生重點領域,建立全市10+10《『我為群眾辦實事』臺賬》,實施動態辦結銷號制度,90項民生實事辦結率100%,並向社會公示,接受群眾評判和監督。
有力推進保中學校建設,萬寶湖、桃山湖生態環境治理等一批重點民生工程建設。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進優質公辦幼兒園建設,解決周邊適齡兒童入園難問題;推進市綜合客運樞紐站主體建設,開通七臺河高鐵西站公交專線,實現公鐵聯運『零換乘』目標,在辦實事、開新局上取得明顯成效。
聚焦鄉村振興解決農村『困難事』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七臺河市以『一件事』撬動『乾大事』,著力提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新一屆村『兩委』乾部迅速進入實乾模式,以訪民情解民意抒民困為目的,開展走訪調研,全面了解掌握群眾最急最盼的問題,對村黨組織發展提出意見建議。通過傾聽民聲、匯集民意,讓群眾的合理訴求成為政策導向,讓群眾的集體智慧成為工作思路,形成『乾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的良好局面。
換屆以來,全市1231個村『兩委』成員通過入戶走訪,梳理匯總意見建議3900餘條,確定重點工作600餘項。以『四議兩公開』為載體,實現『開門』接受監督,村『兩委』班子公信力、號召力不斷提昇。村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兩委』班子成員以『上馬即奔跑,上任就實乾』的精神為群眾解決各類民生問題。
聚焦基層治理解決百姓『身邊事』
『我辦理的是新員工入職三險統繳業務,用10分鍾就辦完了,太方便了!』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科員周冉正在企業窗口辦理業務,她不住地稱贊社保中心『一窗辦多事』的轉變。
今年以來,七臺河市人社局針對群眾反映辦事難、效率低的問題,推進綜合櫃員制項目,規范了社會保險經辦服務,實現了『一窗受理』『一窗通辦』『一次性辦結』。
截至目前,全市機關黨員乾部為群眾辦實事2960餘件,有效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走邊角』為抓手,認真排查梳理民生實事清單,切實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七臺河市各級黨員領導乾部堅持從細枝末節入手,深入轄區邊緣、街角巷尾等地,開展風險隱患大排查,人居環境大整治。市委組織部、市工信局等32家單位深入聯建社區,組織機關黨員乾部對衛生死角進行全面清理,累計參與活動6300餘人次,清運垃圾10.8萬噸,清理城區『牛皮癬』小廣告4800餘處,著力為群眾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
聚焦便民利企解決企業『犯愁事』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政務服務,著力解決企業辦事堵點、痛點、難點。建立清單化服務制度和動態更新機制,逐步推動企業事項異地辦、就近辦,有效滿足企業辦事需求。先後選派24名政治過硬、能力較強的優秀年輕黨員乾部擔任企業(項目)專班服務員,幫助企業協調資金、訂單、原料供應、運輸等問題,為88個項目辦理完善了相關手續,服務企業零距離。
七臺河市民中心正式運行後,進駐38個部門,設立185個窗口,進駐520餘人,一站式辦理稅務、不動產、醫保、工程建設審批等市級政府服務事項900餘項。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加快項目前期手續辦理,確保審批不脫節、服務企業不中斷,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等不見面審批,充分利用『一會三函』『網上審批』『綠色通道』『聯審會辦』等審批服務機制,加快項目審批速度。目前,全市500餘項政務服務和便民事項實現掌上辦、網上辦和不見面審批,真正讓服務落到群眾心坎裡、企業所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