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訊(記者 霍梟涵)2021年至今,省自然資源廳將優化執法流程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共受理82件違法線索,75件線索辦結,7件線索未反饋,線索辦理率88.2%。
2021年9月10日,省自然資源廳執法局在接到廳長信箱反饋『綏化市北林區四平管理區二委村居民肖於東等8人聯名舉報王俊山非法佔地問題』線索後,利用遠程通信終端第一時間與涉地當事人進行了對接,組織相關處(局)進行專題研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向綏化市自然資源局發出『督辦函』。綏化市自然資源局按照『督辦函』要求,對王俊山非法佔地問題進行了實地摸排。經調查,王俊山佔用耕地為一般農田,群眾舉報信中反映的『管家小鎮』餐飲娛樂項目已在2018年『大棚房』整治期間拆除,北林區政府已將鑫中泰銅門廠非法佔地部分拆除,剩餘土地已按設施農用地標准進行了整改。在反饋處置結果時,8名信訪群眾對處置結果未有異議。
2021年8月6日,省審計廳在牡丹江市審計時發現牡丹江穗豐綠色有機食品實驗示范培訓推廣基地(職工農場)存在『非法佔用基本農田、農田上建房、農田挖養魚池、佔用林地建房、基本農田植樹、建設硬化路面』等六大類共17處問題,並向省自然資源廳下發了『審計事項移送處理書』。
省自然資源廳執法局一方面向牡丹江市自然資源局發出『轉辦函』,一方面組織力量赴實地督查指導。
經了解,2007年牡丹江地稅局與中牧集團牡丹江市軍馬場簽訂租賃合同,組建了牡丹江穗豐綠色有機食品實驗示范培訓推廣基地,因形勢變化,牡丹江地稅局2014年將穗豐綠色有機食品實驗示范培訓推廣基地將移交牡丹江市政,愛民區政府接管後,與百禾公司(百禾園)簽訂了租賃合同,用於開展富硒農業項目,租期至2035年。省審計廳在移送處理意見中指出的6類非法佔地,既有特定歷史因素形成,也有後期人為故意因素,如果采取『一刀切』辦法,不但會拆了發展的灶,也會寒了企業的心。
省自然資源廳執法局對6類非法佔地情況進行科學甄別和分類處置。對『百禾園』非法佔地『應納盡納』『應拆盡拆』。針對歷史原因造成的非法佔地問題處置向牡丹江市政府提出了可行性建議,對符合設施農業標准的建築物暫予以保留,放寬恢復耕地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