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公布『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2022-01-09 07:35:1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月9日訊 日前,記者從省政府獲悉,《黑龍江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公布,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省基本建成全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的樞紐,力爭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000億元,初步建成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基本實現除黑河、加格達奇外全部市(地)通高鐵。

  構築『5縱2橫1邊』綜合運輸通道

  按照規劃,我省重點提昇國家級綜合運輸通道能力,突出哈爾濱都市圈增長極作用,基本形成『5縱2橫1邊』綜合運輸通道和『10出省、7出境』對外聯通格局,支橕『六軸七廊八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設。

  縱1通道:同江(撫遠)—哈爾濱—北京通道。貫通哈長城市群主軸,強化哈爾濱輻射周邊城市、哈爾濱都市圈連通長春都市圈和佳木斯—鶴崗—雙鴨山—伊春城市群交通乾線配置。

  縱2通道:蘿北—鶴崗—牡丹江—大連通道。提昇通道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強化與長吉圖發展帶東部地區和丹東、大連等沿海港口快速聯系,保障龍江東部地區出省(出海)通道、煤炭運輸通道能力。

  縱3通道:嘉蔭—伊春—大慶—廣州通道。發揮哈爾濱都市圈輻射周邊功能,帶動沿線綏化、伊春等重要城市發展,全面支橕北部開發森林旅游資源、中部打造商品糧基地、南部發展石油化工產業。

  縱4通道:黑河—哈爾濱—吉林通道。支橕國家『京哈走廊』主通道、『綏滿通道(哈爾濱至黑河支線)』建設,保障龍江對俄運輸通道、出省通道和糧食運輸通道暢通。強化哈爾濱都市圈與我省西北部地區及長吉圖中部的聯系,支橕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

  縱5通道:漠河—齊齊哈爾—北京通道。加快通道內鐵路和高速公路設施建設,打通我省西部地區與京津冀等城市群的交通聯系,發揮我省入關輔助通道功能。

  橫1通道:綏芬河—齊齊哈爾—滿洲裡通道。打造功能復合的綜合運輸大通道,積極對接俄羅斯『濱海1號』國際交通走廊,支橕國家『綏滿通道』建設。

  橫2通道:虎林—伊春—加格達奇通道。建設以高速公路和普速鐵路為主的運輸通道,發揮綏滿輔助通道作用,支橕中部地區多個中心城市發展。

  沿邊通道:沿黑龍江、烏蘇裡江邊境通道。建設以普通乾線公路、普速鐵路為骨乾,以界河航道、邊境運輸機場為補充的運輸通道。

  實現同臺換乘立體換乘 換乘距離不超過300米

  按照規劃,我省推動哈爾濱—大慶—綏化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提昇。重點提昇哈爾濱國際樞紐機場保障能力,完善以哈爾濱為核心的放射狀高快速鐵路網以及高速公路網,補齊哈滿、哈綏國際鐵路通道能力短板,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國際內陸港和國際公鐵聯運樞紐,建設對俄及東北亞全面合作的承載高地和聯通國內、輻射歐亞的國家物流樞紐。

  推動齊齊哈爾、佳木斯(含同江、撫遠)、牡丹江(含綏芬河、東寧)、黑河等4個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強化齊齊哈爾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功能,打造國家級客貨流轉換中心。建設雞西、鶴崗、雙鴨山、伊春、七臺河、加格達奇、北安等7個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

  完善樞紐場站布局,打造一體化綜合客運樞紐系統。推動新建綜合客運樞紐各種方式集中布局,實現同臺換乘、立體換乘,力促主要運輸方式之間的換乘距離不超過300米。重點構建以鐵路站為主導的綜合客運樞紐,推動哈爾濱火車站北站、牡丹江、佳木斯等綜合客運樞紐建設。謀劃哈爾濱機場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同時對網絡銜接功能重要、運輸需求潛力大的綜合客運樞紐,做好銜接通道用地和空間預留。到2025年,綜合客運樞紐市(地)覆蓋率達到85%,省域空間布局更加均衡。

  除黑河、加格達奇外全部市(地)通高鐵

  構建由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運輸機場等組成的高品質的快速交通網,實現全面融入全國交通網。完善高速鐵路網絡布局。加大高速鐵路設施補短板力度,打造以哈爾濱為中心的一小時、兩小時快速交通圈,建設鐵力至伊春客專、哈爾濱至綏化至鐵力客專、牡丹江至敦化客專等項目,打通綏化、伊春等關鍵節點;提前運營牡丹江至佳木斯客專,填補東部五市高鐵服務空白。支橕國家高鐵大通道建設,謀劃齊齊哈爾至滿洲裡客專、齊齊哈爾至通遼客專等項目。到2025年,高速鐵路裡程力爭突破1600公裡,基本實現除黑河、加格達奇外全部市(地)通高鐵。

  新建一批通用機場 實現覆蓋5A景區

  完善以哈爾濱機場為核心的運輸機場體系。強化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功能,建成以東二跑道為主要內容的哈爾濱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推進哈爾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前期工作。全面提昇支線運輸機場生產保障能力及服務品質,實施齊齊哈爾、佳木斯、加格達奇等機場改擴建,謀劃牡丹江機場遷建。按照『地面交通100公裡或1.5小時的車程內享受到航空服務』完善支線機場布局,建成綏芬河機場,新建綏化、鶴崗機場,謀劃雙鴨山機場。到2025年,全省運輸機場旅客和貨郵年吞吐能力力爭達到5000萬人次和40萬噸。

  完善通用機場布局。強化黑龍江通用航空發展優勢,完善通用機場布局,進一步發揮通用航空短途運輸、低空旅游、公益服務功能,提昇通用航空在全省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作用。建成富裕、木蘭等通用機場,新建呼瑪、嘉蔭、塔河、同江等一批通用機場項目。到2025年,實現通用航空50公裡覆蓋所有5A景區、5S滑雪場及主要農林產區,並向部分旅游資源富集、旅游吸引力大的4A級旅游景區延伸。

  開工建設哈爾濱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

  貫徹公交優先與綠色出行理念,構建多層次的城市公交服務體系,多措並舉提昇城市公交服務水平,強化多種形式公共交通系統對城市空間的引導作用。

  完善多層次的城市公交服務。持續發揮哈爾濱、牡丹江『公交都市』示范效應,支持大慶、齊齊哈爾、佳木斯創建『公交都市』。支持特大城市、大城支市發展大容量公共交通,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建成運營哈爾濱地鐵2號線一期、3號線二期工程,開工建設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啟動大慶、恆大文旅城輕軌前期工作,到2025年,城市軌道總規模超過200公裡。

  推出鐵路月票 規劃聯程運輸電子客票

  按照規劃,我省將加快發展城際鐵路客運。發展高速、快速、普速鐵路合理匹配的多層次城際客運服務。在哈爾濱都市圈謀劃以軌道交通為主的通勤化快速捷運服務,推進鐵路和城市軌道無縫銜接,並依托逐步完善的軌道交通網絡,發展點對點直達、大站停靠、站站停靠等多種形式軌道客運服務。研究推出鐵路月票,研究政府購買公交化運營服務模式,構建高效便捷經濟綠色通勤客運服務網絡的骨架層。

  推動道路客運從『站到站』傳統模式向『點到點』和『門到門』定制模式轉變,發展滿足工業園區、大型企業、大專院校等通勤需求的定制班車,開通針對春運流、暑運流等細分市場的客運專線和銜接機場、高鐵站、旅游集散中心的客運專線。

  推動旅客聯程聯運。促進各種運輸方式深度融合和系統集成,加快推進客運聯程聯運系統建設,提供整合多種交通方式的一體化、全流程的智慧出行服務,積極探索旅客聯程運輸電子客票,實現『一站購票』『一票出行』。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