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佳節將至,黑龍江省八五?農場的種植戶王友並沒有閑起來,在嘗到了『綠色種植+網上訂單』的甜頭後,正琢磨著如何『科技備耕』,力爭在2022年取得更好的收益。
在黑龍江省,像王友一樣的新型職業農民還有很多,他們有的敢於『嘗鮮』帶動當地水田標准化改造、有的開啟直播分享智能農機使用知識……

好米賣出好價格 春節前銷售一空
2021年,八五?農場有限公司第五管理區的王友積極嘗試鴨稻結合的種養模式,並通過訂單種植、網上銷售的方式,在春節前以每斤5元的價格將自家鴨稻生產的大米銷售一空。
據了解,2021年八五?農場投資1816萬元,實施了中央財政補助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提檔昇級,主要農作物農機田間生產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9.8%。打造『一帶六區』科技示范展示田,綠色有機認證面積佔全部耕地的69.4%,糧食作物單產、總產均創歷史新高,全年實現糧食總產量28.9萬噸,比上年增長1.7%。
科技備耕 掀起新『時尚』
肇源農場有限公司職工耿洪輝是一名種植大戶,也是一位『網紅』農技專家。近日,他將抖音直播間『搬』進自家農機裝備區,並在直播間分享自家無人駕駛插秧機的功效與好處,在寒冬裡與粉絲朋友們共同探討智能農機發展前景以及購機打算,成為這個農場有限公司農機備春耕新時尚。

據了解,該農場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數字農服平臺等媒介大力宣傳集團農作物種植技術企業標准、新型農機標准化作業規程以及農業生產政策和措施,邀請『土專家』通過微信、抖音直播等雲上平臺為種植戶答疑解惑。
節本增效 讓更多種植戶受益
胡春光是大興農場有限公司第九管理區種植戶,也是該農場水田標准化改造的第一人。他與往年成本花銷對比,改造後每年畝成本可節省154元左右。
農場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筆經濟賬:僅2021年,完成水田標准化改造1.7萬畝,累計改造面積6萬餘畝,受益種植戶達300餘戶,每年節本增效經濟價值可達880餘萬元。同時,為了加大『大興新模式』推廣力度,農場有限公司發揮『土專家』、『田秀纔』的示范引領作用,利用『科技之冬』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在科技備耕的同時,讓更多種植戶受益,踏上『節本增效』致富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