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新春走基層?守著邊境過新年
2022-02-01 10:35:49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黑龍江頻道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年味正濃。清晨,黑龍江省邊陲小城東寧市三岔口鎮炊煙裊裊,窗外鳥鳴清脆悅耳,像串串音符跳進邊境前沿的迷彩執勤板房中。

  東寧邊境管理大隊三岔口邊境派出所民警李明學推開厚重的板房門,頓時迎面撲來一股寒氣,讓人神清氣爽。

  『小龍,貼完春聯咱倆再巡邏一次,就可以交班了。』小龍是新警劉宜龍,李明學的『徒弟』,他倆一個70後,一個90後,李明學一直手把手地帶著這個相差23歲的徒弟,這天,是他們在春節前執勤最後一班崗。他們所在的執勤板房,就在三岔口村邊,是通往邊境要道的重要執勤卡點,檢查過往人員車輛、進行登記掃碼測溫、勸返抵邊群眾……每天,執勤民警和護邊員都如同整齊的界樁般嚴陣以待。

  貼好春聯,李明學帶著劉宜龍繼續巡邏。一條沿著中俄國界河瑚布圖河蜿蜒向前的崎嶇小路,是李明學和他的戰友們再熟悉不過的邊境巡邏路,這裡也印刻著李明學25載戍邊歲月。『春節期間,邊境疫情防控的任務加重,我們的工作也要細之又細。』半個小時巡邏下來,李明學的帽子、口罩和眼睫毛上都結滿了霜花,他一邊不時地叮囑著劉宜龍,一邊仔細檢查鐵絲網是否有破損,附近是否有可疑腳印,在他看來,守護邊境安全絕對馬虎不得,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能錯過。步巡結束後,李明學在執勤崗填好當日的值班日志,返回三岔口邊境派出所。

  年關將至,新一輪疫情打破了小城東寧原有的寧靜,三岔口鎮也成為邊境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65.3公裡邊境線,19個一線村屯執勤點,李明學已經和他的戰友們堅守在邊境一線經700餘天,執行全天候24小時勤務,有的民警甚至放棄了探親休假,推遲了婚期,一往無前地堅守在執勤崗位。

  『春節我值班,跟閨女說好了,疫情結束我就回家陪她過元宵節!』手頭工作告一段落,李明學撥通了妻子金蓮姬的電話。李明學滿是歉意,妻子金蓮姬卻安慰他:『我們都在咱媽家過年,年貨都備好了,你放心,東寧有疫情,那裡更需要你……』崗位連著戰位,責任連著使命,像李明一樣,派出所民警已經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異地堅守了一年又一年。

  李明學是家在吉林省延吉市,延邊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三岔口邊境派出所工作,一乾就是25年。作為所裡唯一的一名朝鮮族民警,他在三岔口這個朝鮮族聚居的民族鄉鎮發揮著重要作用。他主動照顧轄區空巢老人,為留守兒童補習文化課,倡導組建『阿媽妮』義務巡防隊,在朝鮮族群眾中架起了一座警民連心橋。

  9點10分,李明學帶著早早准備好的水果、牛奶,來到三岔口村養老院看望金今女,兩人用親切地用朝鮮語說著、笑著、嘮著,一幅母子情深的感人瞬間在這一刻定格。金大娘女今年84歲,每到秋收季節,她都會把自家種的大白菜醃制成香辣酸脆的辣白菜,裝滿大紅桶,再用小推車送到派出所給民警品嘗。年復一年,民警們不僅品嘗到了朝鮮族特色菜餚,更體會到濃濃的邊關魚水情。去年,因為老伴兒去世,孩子又不在身邊,金大娘搬進了養老院,李明學經常去看望她,陪她嘮家常,噓寒問暖。

  10點05分,李明學帶領劉宜龍來到鎮中心車站執勤卡點,與當日執勤民警王華岳對接公交車和出租車人員登記情況,進行春節防疫指導。

  10點20分,李明學先後到慶偉商店、三岔口超市、金達萊旅店等行業場所進行消防安全宣傳,叮囑業戶做好春節期間『防疫、防火、防盜』工作。

  11點15分,李明學找到『阿媽妮』巡防隊隊長申金花,了解春節打工返鄉人員情況,時刻繃緊疫情防范責任弦;

  11點30分,在朝鮮族群眾鄭春福家中,李明學向他了解了子女在外打工情況,叮囑他注意用電安全……

  『李警官好!』『老李,給你拜早年了!』一路走來,李明學不斷收到轄區群眾一路的問候。

  返回派出所,吃過午飯,李明學把走訪中收集到的信息都整整齊齊地記錄在工作日記上,分類、整理、標記重點。

  李明學正忙活時,劉宜龍湊了過來:『師傅,二樓窗臺外泡沫箱裡凍的是啥東西?我都饞了!』李明學拍拍他的肩膀:『想吃就直說。』打開泡沫箱,裡面是妻子金蓮姬半個月前就寄過來的打糕、米腸、八寶飯,這份沈甸甸的『家餚』,是妻子滿滿的惦念和掛牽。

  春節我在崗,邊境過大年。這個春節,嚴冬裡的邊境線上,因為有了李明學等民警的堅守,而更有溫度。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新時代 新征程 2022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