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核酸身份信息錄入志願者正在准備中

為核酸身份信息錄入志願者正在准備中
東北網2月23日訊 2月6日,正月初六,疫情再一次席卷了黑河這座邊境小城,志願者們再次出發,用愛與奉獻守護萬家燈火。
我要給孩子們做個榜樣
2月18日,早上6點50分,負責鹿源春社區核酸采集掃碼錄入的志願小組組長張成纔已經來到了社區,核對執行當天任務的志願者是否全部到位。這天有區域核酸采集,也有每日必入的高風險人群核酸采集。『都穿好防護,注意細節啊,今天外面風大,都注意保暖。』張成纔叮囑著志願者們做好出發前最後的檢查。張成纔每天的工作內容看似單一、重復,與社區對接,確定需要的志願者人數,合理分配任務。有的志願者家住得遠,他就開自家車接送,有新來的志願者對工作任務不熟悉,他就一遍遍地教。
『當轄區內發現第一個無癥狀感染者時,涉及的居民樓也立即成了封控區,入戶進行核酸采集成了當時面臨的艱巨任務。張成纔主動申請,我和薛迪在他的號召影響下也報了名。』志願者白秀文說。
由於這個小區是老舊小區,沒有電梯不說,居住的多是老年人,有的連手機掃碼功能也沒有,采集信息的時候要用自己的手機手動輸入被采集人員的身份證號碼,來回切換頁面,完成一個信息錄入要十多分鍾。天冷的時候,站在外面為門市裡居住的人員挨家做錄入,手一直舉著手機,凍得都不好使了,但張成纔說:『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一定要把志願服務工作做好,做到最好。』
2021年10月26日,張成纔的二胎寶寶出生,但當第二天疫情來的時候,他毅然加入到志願服務工作中,一直在外邊吃住,晚上睡的是用板凳拼接的『床』。他說:『家鄉有困難,只要能用得到我的地方,我就應該上,也想為孩子們做一個榜樣。工作中有人認可,心裡也感到溫暖、幸福。疫情趨勢逐漸好轉,春回大地,我也計劃著春耕,回到往日的生活中,回到家人身邊。』
哪裡需要,我們就到哪裡
胡志艷和愛人蔡明都是人保財險社區的志願者,胡志艷擔任社區志願者掃碼錄入小組的組長,每天都要與社區保持溝通協調,給志願者分工,對新參與志願服務的志願者進行培訓,在區域核酸采集時還要巡看掃碼錄入是否順暢並及時解決臨時出現的緊急問題等。為了讓服務的效率更高效,每天工作任務結束後,她還組織志願者分享總結自己的經驗,交流學習。
疫情期間,胡志艷曾幫助過一位80歲的獨居老人,老人非常信任她,不管遇到什麼困難,總是第一個想起胡志艷,給她打電話。雖然胡志艷現在不負責那個片區了,但只要接到老人的求助仍積極的幫助老人協調解決。在胡志艷的影響下,愛人蔡明也加入到社區志願服務中,維持秩序、掃碼錄入等,哪裡需要,他就到哪裡,夫妻兩人一起戰斗在疫情防控的前線。
『在外面站的時間太長,有時候腿都僵直了,回到家他主動地幫我按摩腿,幫助我放松,家裡的家務活,他全都承擔起來了,我心裡感覺暖暖的,因為他的支持,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志願服務中。』胡志艷說。『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疫情防控趨勢逐漸向好,大家的辛苦沒有白白付出,相信我們很快就會回到正常生活中。』
太感謝了,多虧有了你們
『太感謝了,謝謝你們幫我把蔬菜搬上樓。』『太感謝你們了,要是沒有你們的幫助,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在接到社區居民的求助電話後,志願者楊海第一時間為益民小區裡行動不便的老人們上門服務。
疫情防控期間,楊海和其他幾名志願者組成志願服務小分隊,每天針對轄區內的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確保他們在疫情期間的日常生活不受影響,有時一下午就要來回跑上十幾趟,送的最多的就是居住在五樓、六樓的老人。林業十區居民樓的一位老人突發心髒病,社區緊急號召志願者,楊海等四個人第一時間趕過去幫忙,將老人抬上了救護車,幫助老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