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24日訊 春節只休息三天,他還像丟了魂似地天天往外跑兩趟。
回來時,踱著步,倒背著雙手,話語裡伴著笑:『挺好、挺好,魚挺歡實,菜苗見綠了!』
竇玲,哈爾濱市江北一體發展區利業街道辦事處玉林村村民,58歲,生於斯長於斯。22日,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春節假期裡魂牽夢繞的地方——『魚菜共生』項目建設現場忙碌著。
項目已經封頂,從外邊看就是一個超級溫室大棚。走進去,景象卻超乎想象:長90米,寬16米的大棚內,3個直徑6米的大魚池周邊,簇擁著若乾個方形小菜田。一個已完工的大魚池裡,金黃色的金樽、虹鱒魚群歡快地游著,魚池壁上按同等間隔安放著一圈PVC材質的U型管,管內水流嘩嘩流進魚池。魚池周圍,一個個長方形的菜田裡,綠油油的秧苗生機勃勃。菜田邊圍著的半圈PVC管上,根據菜田的大小伸出個數不等的水龍頭,水龍頭裡水流嘩嘩滋潤著菜田。
嘩嘩流水聲彼此呼應,似乎在說: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菜田裡的水就來自魚池,水裡含有魚的排泄物,經細菌作用後產生的營養物質,可以完全滿足蔬菜成長所需,不需要上任何化肥、農藥,所以我們生產的蔬菜完全是無公害的。』玉林村黨總支書記劉瑞成向記者現場解讀『魚菜共生』的奧妙。『澆灌菜田裡的水,經蔬菜的根系和田裡的火山岩土淨化後再輸送回魚池,這使得動物蛋白和植物的集約化生產同時進行。降低種植、養殖獨立系統的操作成本,減少污水排放、節約用水量。』在劉瑞成的介紹下,記者纔發現原來菜田裡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顆粒狀的火山岩土,流水衝刷下,黑得發亮,使整個菜田看起來像個大盆景。
『我們目前正在建設兩棟這樣的溫室大棚,是按照觀光體驗式標准建的,總投資大約400萬元,這一棟今年「五一」就能對外開放。』劉瑞成說,『魚菜共生』項目是他帶領村民到全國各地考察後引進的成熟項目,據測算,這裡產出的蔬菜可以賣到35元一斤,魚最便宜的也要賣到35元一斤。預計兩棟大棚投產後,年產值400餘萬元,利潤近150萬元。
『魚菜共生』項目緊鑼密鼓建設的同時,鄉村民宿的裝修也在有序推進中。從去年9月份開始,這些火熱的建設場景,就成為玉林村村民『二次創業』的寄托。這個『龍江花卉苗木第一村』、2021年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及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緊跟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跳起摸高,從第三產業旅游業入手,為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打開突破口。
『玉林村村民敢闖敢試敢拼,30年前我們就改變種植結構,從傳統的農作物轉為苗木花卉種植。到2020年,全村總產值已超過1.2億元,可以說村民的生活比較富裕。但是我們不能滿足現狀,尤其是在苗木花卉利潤逐漸走低的情況下,我們要走出「二次創業」的新路子。』劉瑞成告訴記者,為確定轉型新路,去年5月份,他帶領村委會成員、村裡企業和村民代表到全國各地考察,最後在利業街道辦事處的支持下,確定引進『魚菜共生』項目、建設鄉村民宿,打造以『苗木花海』為特色的沈浸式田園文化休閑旅游項目,建設『冰城後花園』。
發展方向確定,應該通過什麼樣的路徑實現發展目標?面對這一問題,玉林村人又拿出敢闖敢試的勁頭:成立由村民入股的股份制公司,調動村民『二次創業』的內生動力,從而匯聚起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的澎湃力量。
2021年9月24日,冰城裕林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村民黨員帶頭入股,最低2萬元,最高50萬元,年終有分紅。目前已有39名村民入股,共籌集資金400多萬元。
竇玲就是股東之一,目前已投入資金39萬元。『我跟著劉書記去考察了,非常看好這個項目。沒想到快60歲了還能辦公司、成股東,我現在乾勁兒可足了。』竇玲告訴記者,從『魚菜共生』項目開工建設起自己就成了項目義務管理員,從9月份到現在天天跟著工人一起上班一起下班,監督工人施工、收拾工具、記賬、報賬……只要能乾的,都要乾。
『看著大棚一天天建起來,魚越來越肥、菜越長越綠,我心裡也越來越舒坦。』竇玲說,現在好多還沒入股的村民都向自己打聽項目進展情況,越來越多的人都萌生了想要入股的想法。『公司有規定,只要是玉林村村民都可以入股,帶頭人引路,領著大家共同致富,這是我們村的傳統。』說到這些,竇玲開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