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4日訊 『在大慶工作兩年時間裡,大慶對人纔的重視和給人纔創造的良好服務環境,讓我很舒心;大慶對人纔的愛惜呵護,讓我倍感溫暖;能來到大慶工作,我感到很幸福。』楊旭是大慶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從北京某高校引進來的一名技術人纔,每每提起在大慶的工作感受,他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如何留住或吸引本地和外地人纔在大慶就業發展?大慶市按照《關於深化省校合作的實施意見》任務要求,持續深化省校合作,將『十大基地』建設成為人纔『蓄水池』。
為了進一步深化與全國各大高校的合作,市委召開全市深化省校合作工作推進會,對全市深化省校合作和『十大基地』建設工作進行專題安排部署。下發了《大慶市關於深化省校合作的實施意見任務分解表》,細化工作任務和措施,確定時間表、路線圖。在市建設中專改造實習實訓後勤保障基地一處,可同時滿足120名實習實訓大學生『吃、住、學、娛』一站式需求。同時,將市委黨校定為大學生實習實訓後勤保障基地並已掛牌。目前,全市已有人纔公寓2641套,能容納8428人同時入住。
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進『十大基地』建設,大慶市成立『十大基地』專項工作組,由市委組織部等7家單位牽頭、有關單位配合,分頭推進134個『十大基地』建設,推薦省級示范基地28個。召開了大慶市『高校農產品供應基地』產銷對接會,搭建了駐慶高校與縣區、企業的對接平臺,與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共建37項農業市校合作項目。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大學等42所高校來慶,2021年累計接待市內外高校師生4.5萬人次。
為暢通持續聚纔得源頭活水,大慶市發揮57個『大慶市-高校人纔工作站』作用,積極宣傳推介大慶,幫助聯系動員在校大學生關注大慶發展特別是人纔需求,發布大慶人纔需求信息228次、24000多個崗位計劃。派出39支小分隊,赴60所合作高校進行回訪。開展『十大基地』建設高校行活動,與清華、上海交大等30所高校合作新建『十大基地』63個,均授牌掛牌。主動到中財、北理、天大、南開4所目標高校進行溝通對接,並簽署省校合作協議。積極推進合作項目落地,與北京化工大學簽訂了《大慶市人民政府-北京化工大學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化工大學大慶市技術轉移中心共建協議》,北京化工大學在大慶建設『北京化工大學—大慶中試基地』和院士專家工作站,每年向大慶市內企業發布科技成果100項以上、舉辦大型技術對接會議1-2次、開展企業技術諮詢服務30項以上。有針對性開展成果轉化、技術合同登記和技術經理人培訓,著力打造技術轉移專業化人纔隊伍,全市技術經紀人(經理人)達到1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