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凝心聚力新時代 昂揚奮進新征程
2022-03-08 09:24:22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8日訊 歲月更迭,華章日新。

  黨的十九大以來,大慶市宣傳思想工作守正創新、擔當作為,認真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為推進『三個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

  高舉偉大旗幟 築牢思想根基

  指引巨輪劈波斬浪前行的,是前方的燈塔;帶領一個民族闊步前進的,是偉大的思想旗幟。

  五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戰線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高高擎起奮進新時代、領航新征程的思想旗幟、精神旗幟。

  堅持以上率下、分層推進,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落地生根。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樹標杆、做表率,周密制訂學習計劃,精心組織專題研討,建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列席旁聽機制,組織開展理論學習『十佳案例』評選和『三學三評』活動,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市黨員乾部認識跟進、學習跟進、行動跟進,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學習強國』等載體平臺,深研細讀、認真領會,切實增強學習貫徹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堅持群眾在哪裡,宣講工作就深入到哪裡,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持續春風化雨、浸潤人心。組建市委宣講團,打造『理響百湖』宣講品牌,圍繞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及《民法典》宣傳、黨史學習教育等,廣泛開展面向基層的分眾化、互動化宣講活動,累計宣講4800餘場次,直接受眾60餘萬人次。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等宣傳陣地,組織基層宣講骨乾錄制宣講視頻、『微黨課』,有效打通了基層理論宣講『最後一公裡』。市委講師團被中宣部評為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大同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被評為全省基層理論宣講示范點。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深化理論研究闡釋,為推動大慶轉型發展提供理論支橕。組織社科理論界人士開展系列學術座談研討活動,確定11個市級重點培育智庫,開展社科規劃立項課題877項,各類成果驗收結項787項,《新時代鐵人精神育人實踐教學模式研究》等5項研究課題獲國家社科基金立項。

  堅持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作為戰略任務,全面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建設和管控,引導乾部群眾廓清思想迷霧、增強理論自信。認真貫徹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成立市委意識形態和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構建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加強各類宣傳思想文化陣地監管,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定期開展意識形態專項督查,有效整改中央和省委巡視反饋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走深走實的經驗入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選編》。

  汲取黨史力量 吹響奮進號角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帶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以『當好標杆旗幟』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牽頭組織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抓緊理論學習,抓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抓好巡回督導指導,取得顯著成效。

  『實』字當頭,確保高質高效。制定印發《關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關於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等指導性文件30餘個,明晰全市黨史學習教育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提昇黨史學習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組建10個巡回指導組,對全市89家單位開展多輪次巡回指導,把發現問題和總結經驗、選樹典型結合起來,及時掌握動態、引正糾偏、推廣經驗,以真督實導確保黨史學習教育高標准高質量開展。

  『學』字為先,注重入腦入心。組織開展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前學史,舉辦市管領導乾部讀書班,各級領導乾部深入分管部門、所在支部和聯系村黨組織講專題黨課,以『先學一步、學深一層』的實際行動為全市黨員乾部樹標杆、作示范。組織開展『七個一』學習教育、『黨員向上』大練兵網絡答題競賽等活動,『我是黨課主講人』活動受到央視《焦點訪談》關注報道。

  『細』字用功,推動走深走實。暢通『信、網、電、微』等渠道,多渠道了解民意、對接民需。全市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成員走流程3271次,開展調研2454次,發現解決問題3400餘個。組織全市775個村、社區新班子開展『開門一件事』活動和換屆『回頭看』工作,走訪居民38萬戶,為民代辦事項5.8萬件,進一步密切了黨群乾群關系。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解決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托幼、社保等『急難愁盼』問題,開展13項專項行動,動態調整清單事項,跟進實施『回頭看』,全市1913項『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全部辦結。

  『新』字貫穿,體現特質特色。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紅色教育展館,因地制宜設計『聽、看、講、議、訪』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累計接待乾部群眾近100萬人次。建立黨史學習教育典型庫,培育和選樹各類先進典型300餘個。把傳承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拍攝專題片《鐵人王進喜》,創排音樂劇《鐵人在非洲》《鐵·人》,推出《薪火》系列黨員教育片。省委黨史學習教育簡報專門刊發《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中汲取智慧力量》經驗信息,中央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簡報刊發『弘揚大慶精神、傳承紅色血脈』相關信息,中宣部《黨建》雜志刊發市委書記李世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奮力開啟大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署名文章。

  壯大主流輿論 奏響時代強音

  歷史和現實證明,能不能有效引導社會輿論,關乎人心安定、社會和諧,關乎事業興衰成敗。

  五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戰線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切實把全市人民的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大慶奮斗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

  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大慶建市4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歷史節點,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隆重組織系列慶祝和紀念活動,推出電視獻禮片《創業之路》、系列宣傳片《肆秩芳華》、主題音樂視頻《新征程》,舉辦『我和我的祖國——文化四季風』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線上線下啟動『我和國旗合個影』『對黨說句心裡話』『花開向陽·丹心向黨』等活動,在全市上下營造了愛黨愛國愛大慶的濃厚氛圍,《黑龍江大慶開展三個『大慶』活動》被中宣部《每日要情》刊發。

  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堅持網上網下共同發力、內宣外宣緊密呼應、市縣協調聯動,梯次推進主題宣傳、成就宣傳、政策宣傳、典型宣傳,推出《爭當排頭兵建設新大慶》《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大慶戰『疫』十二時辰》《我的城市我的家》等一批專題報道,組織開展『媒體看大慶』『主流媒體大慶行』『走街串巷訪百家』等采訪活動,充分展示大慶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凝聚起全市人民團結奮進、乾事創業的強大動能。

  遵循『改革提昇傳統媒體,積極探索融媒體』總體思路,深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成立大慶市融媒體中心,建成市級融媒體技術平臺,四縣和大同區融媒體中心日益完善,『一體兩翼多維』媒體融合體系日漸形成,全市形成了以『掌尚大慶』客戶端為龍頭,以『微大慶』公眾號、『直播大慶』抖音號、『絕對現場』頭條號等18個主要媒體賬號為骨乾,以四個縣融媒體中心APP和五個區新媒體平臺為輻射,以181家市直相關部門政務新媒體為觸角的新媒體傳播矩陣,實現了市縣媒體聯通互動、融合傳播,全市新聞宣傳工作從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簡單相加、單兵作戰』邁向了『融合發展、全媒傳播』的全新時代。

  著力依法用網管網治網,按照『時度效』要求,完善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輿情監測預警、快速應急處置等工作機制,持續開展『清源』『淨網』『秋風』等專項整治行動,對重大敏感輿情堅持實際處置與應急報道同步推進,發揮主流媒體定向定調作用,形成網上正面宣傳強勢。組織開展全市『掃黃打非』行動,創建全省『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4個,市委宣傳部榮獲全省、全國『掃黃打非』先進集體。

  強化價值引領 凝聚精神力量

  『重莫如國,棟莫如德。』新時代大慶的轉型發展全面振興,需要強大精神力量的匯聚和支橕。

  五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始終以培育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傳承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市乾部群眾的思想覺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養,《大慶市打造『紅色一小時』育人矩陣》經驗被中宣部推廣。

  堅持貫穿結合融入、落細落小落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全面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實施方案》,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創作『圖說我們的價值觀』公益廣告、文化牆,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我和我的祖國』『傳家風、立家規、樹新風』『全民講述』主題活動,常態化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強化全民國防教育,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肇州縣革命烈士陵園、杜爾伯特縣巴彥查乾鄉九八抗洪紀念館獲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慶市第三醫院居家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治療項目、大慶市青年志願者協會入圍全國『三下鄉』示范項目和優秀團隊。

  深入挖掘和踐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新的時代內涵,組織開展『學鐵人、創新業、爭排頭』『傳承踐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凝聚「三個城市」建設精神力量』等主題活動,編印《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學習讀本》,持續推進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再學習再教育,引導全市乾部群眾增強對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感知認同和踐行自覺,積極投身『三個城市』建設的偉大實踐。

  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組織開展『永遠跟黨走·百名最美奮斗者』學習宣傳活動,全市湧現『感動龍江』年度人物、『首屆龍江最美勞動者』『全省最美脫貧攻堅奮斗者』『龍江最美消防員』『全省崗位學雷鋒標兵』『首屆龍江誠信之星』等一批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個人(集體)。評選市級道德模范64人,9人榮獲全省道德模范(提名獎),湧現出大慶首位全國道德模范,17人榮登『中國好人榜』、90人獲評『龍江好人』。

  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持續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實踐教育,創新開展『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樂研假日』『童心向黨禮贊百年』等系列活動,組織『新時代大慶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選樹表彰40名優秀青少年,6名同學榮獲『新時代龍江好少年』榮譽稱號。對標《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任務要求,常態化推動各責任單位所屬責任落實落地,2020、2021年大慶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成績蟬聯全省第一。

  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引領,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持續開展『文明有約·美德同行』主題活動,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廣泛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集中宣傳展示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的感人事跡。大慶市連續榮獲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全市評選出市級以上文明村鎮126個、文明單位339個、文明校園52個,組建志願服務隊伍3370支、注冊志願者發展到44萬人。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867個,2019年承辦了黑龍江省推進志願服務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現場會,大同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經驗入選中央文明辦出版的《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方法100例》。

  突出為民惠民 書寫文化新篇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

  五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始終堅定文化自信,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持續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加快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豐富、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

  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復排經典話劇《地質師》《鐵人軼事》《大濕地》,創排推出民族舞劇《永遠的秧歌》、兒童劇《玩具王國》、龍江劇《頭雁》《百米河邊》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優秀文藝作品,其中,話劇《地質師》完成文旅部『百年百部』經典復排計劃驗收工作。話劇《遠航》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扶持項目,先後參加全國現實題材優秀劇目展演,榮獲夏衍杯創意電影劇本獎和黑龍江省首屆英華獎。龍江劇《頭雁》被列為2018年全省重點演出劇目,榮獲黑吉遼蒙四省區新劇目調演最高獎項——優秀表演獎。龍江劇《百米河邊》入選『2017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劇目。在黑龍江省文藝獎評選中,大慶市20餘部作品獲獎。

  持續培育『書香大慶』品牌,著力完善全民閱讀基礎設施,不斷創新閱讀體驗、閱讀形式,辦好各類線上線下讀書活動,湧現出全國『書香之家』3個、全國『鄉村閱讀榜樣』2個,榮獲全省全民閱讀活動策劃一等獎3次、全省『十佳閱讀推廣基地』『十佳閱讀推廣組織』『十佳閱讀推廣人』各1個,多讀書、讀好書成為廣大市民的時尚追求。

  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建設,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全市11個博物館、6個公共圖書館、6個文化館、1個美術館、100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601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692個文體廣場等公共文化設施全部免費開放,農家書屋覆蓋率達到100%。

  持續開展『激情之夏』『百湖百姓音樂會』『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結對子·種文化』、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動,舉辦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大慶建市4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創新推出大慶『9·26』文化藝術節,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我們的名字叫大慶》獲全省廣場舞展演『優秀展演獎』,林甸縣東興鄉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從城市到鄉村,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動在我市已成常態,群眾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

  持續釋放文化體制改革生機活力,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編制《大慶市重點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冊》,開展『文化產業助力資源型城市轉型昇級』專題調研,積極落實《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全面完成文化市場(文物)綜合執法改革、新聞傳媒集團改革、文體旅集團改革等重點任務,加快形成『文化+』產業模式,打造了北國溫泉養生休閑廣場、阿木塔蒙古風情島等一批文旅融合項目,全市文化類企業達8000餘家。

  傳遞大慶聲音 展示大慶形象

  『善其謀而後動,成道也。』講好大慶故事是外宣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大慶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基本途徑。

  五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戰線主動謀劃、積極作為,立足大慶轉型發展的最新成果、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成效、宜居宜業的城市生態環境,精心組織宣傳報道,設計對外傳播載體,著力講好大慶故事、傳遞大慶聲音,不斷提昇大慶城市知名度美譽度。

  積極與中央和省級媒體開展戰略合作,累計刊播發稿件2.3萬餘篇次,人民日報刊發《大慶爬坡過坎謀轉型》《大慶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等新聞專版和《傳承大慶精神凝聚奮進力量》評論文章,央視新聞聯播播發《鐵人精神傳承60載為祖國奮斗加油》等新聞報道,新華社發布《『油城』大慶多產業發展經濟提速駛入快車道》新聞通稿,央視新聞+、新華網等媒體推送《大慶城市故事》3部城市宣傳短片,『沿著高速看中國』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大慶精神』主題宣傳列入中宣部重點宣傳項目。一系列重磅報道向外界展示了大慶轉型發展的活力、城市生態的魅力、改革創新的魄力,讓更多人認識大慶、了解大慶、愛上大慶。

  充分利用舉辦、參與各項重大文化、體育、經貿、外事等活動的契機開展對外宣傳活動。2018年,成功承辦全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開、閉幕式文藝晚會,向世人呈現了幸福、文明、現代、前進中的大慶新貌。大慶站中國鐵人三項聯賽、中國摩托車越野錦標賽、世界斯諾克國錦賽、中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龍騰百湖』龍舟賽等在人民網、新華網、搜狐網、新浪網和央視體育頻道等媒體進行刊播。先後組織20餘家重點文化企業參加深圳文博會、哈洽會(中俄博覽會)、省文博會等國家級品牌展會,全面展示大慶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產品。

  『時代·印痕』大慶工業版畫作品展在北京舉辦,國畫《好日子》、油畫《松花江畔》等11幅作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話劇《遠航》到烏蘭浩特市、沈陽市演出,長篇小說《黑焰》榮獲第三屆『比安基國際文學獎』,電影《鐵人王進喜》榮獲第六屆美國舊金山新概念國際電影節四項大獎。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記職責使命、銳意改革創新、勇於擔當作為,奮力開啟下一個五年的精彩,為推進大慶『三個城市』建設再立新功、再譜新篇。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