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場通勤的大巴車又一次載著抗疫人員走在了歸途中。回首過往,除了完成院內醫療工作以及防控任務外,就是定格在我去支援哈市各區核酸采集、疫苗注射、支援巴彥縣和平房區任務的瞬間了。兩年來,我輾轉在哈爾濱市的多個小巷裡完成著各項支援任務。



2022年3月,哈爾濱市新冠疫情反復,當我院接到市疾控機場核酸采樣35天無休息任務的通知後,身為黨員的我,又隨著『中醫大白』隊伍,踏上了前往哈市太平國際機場的路上,進入了全民抗疫的大潮中。


嚴防輸入,機場口岸成為防疫的另一個主戰場。穿上防護服,我就是一名戰士。我與其他同事每天早上7點前到市疾控集合,乘坐機場通勤車來到疫情防控點,開啟一天的戰『疫』模式。我們的任務是為到港的國內、國際航班人員、機組人員以及機場工作的相關人員采集核酸,每天要承擔4000多人的采樣任務。但隨著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在我們支援的第二周,機場接到上級部門的通知,需增加核酸采樣頻次,那就意味著我們每天的工作量要達到8000餘人次。
把好疫情防控輸入第一道線,累點算什麼?每天上崗前,我們需要提前到達機場公寓穿好防護服,然後乘坐機場專用大巴把我們送到核酸采樣點。穿脫防護服很耗時間,所以我們每天都是早早到達機場,仔細做好准備工作。機場客流大,每天上午,每組醫務人員都要完成上千人的采樣工作。從早上8點開始,到最後一個乘客檢測完畢,我們6個點位,1分鍾不停歇,每組排隊的長龍最長可達數百米。


一上午的工作完成後已是12點多,中午簡單的休整過後,我們全體醫務人員又投入了下午的采樣工作中。每天工作量很大,但是所有人都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消毒采樣,沒有半點馬虎。一旦碰到航班晚點,還有可能延遲下班。結束了一天的采樣工作後,我們還要將采集的樣本送回市疾病控制中心。




雖然我們每天都能踏上回家的路,但支援期間無休息已經遠遠超過了正常工作量,每位同事都承受著常人想象不到的辛苦。穿著防護服工作已成為常態,可每每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被汗水打濕的衣物經冷風一吹,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刺骨的寒意。之前還有醫院同事在支援時,因為著急執行別的任務,脫下汗水未乾的防護服,不小心得了面癱。從此之後我們便更小心地保護自己,不為別的,就怕自己生病,影響整個團隊。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歸期未定,我們的工作仍在繼續。在疫情防控工作任務中,我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入黨時的鏗鏘誓言,用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向疫情發出勝利的『號角』。崎嶇路,長情在,春天總會到來,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疫情終會散去,生活總會回歸正常。這就是我作為一名普通黨員,為守護我市人民的身體健康和幸福安寧貢獻的一份綿薄力量。(邢瑜南 楊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