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1日訊 時下,一場壓力測試年行動正在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展開。
力爭推出100項創新案例、進出口總額達到100億級、精簡100項審批事項、國家級試點任務完成率10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0%。這『五個100』是該片區2022年壓力測試年的行動目標,也是貫徹今年省政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自貿試驗區2.0版行動計劃,加強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具體行動。
『五個100』自我測試壓力
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設立兩年多來,省內首創、國內領先的改革創新舉措在這裡不斷產生,並復制推廣到哈爾濱全市乃至全省。
『自貿試驗區的定位是國家的「試驗田」,重在首創性差異化探索。』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專職副主任甄長瑜介紹說,創新意味著『從0到1』的『關鍵一躍』,這必然需要改革實施者以更大智慧和勇氣去大膽試、加速改。
今年初,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自加壓力,提出『五個100』目標,同時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完善風險防控和處置機制,做好風險壓力測試,確保自貿試驗區穩定安全高效運行。
據甄長瑜介紹,『五個100』量化目標主要是立足加快制度創新、提高貿易便利化、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擴大對外規模、完善自貿試驗區功能等5方面任務,以此來推動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提檔昇級。
從『五個100』內容構成看,制度創新是核心。正如甄長瑜所言,通過持續的制度創新,不斷化解企業運營中的痛點、堵點問題,從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躍度,隨之帶來的將是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也必然會推動『進出口總額達到100億級』和『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0%』目標的實現。
116個審批服務事項全國最優
『我們都沒有注意到許可證即將到期,要不是審批局提前預判,疫情結束後我們就不能正常復工了!』『無感』被續證,哈爾濱市松北區威秀演藝廳負責人邢國慶被自貿試驗區審批部門想到企業前面、做到企業前面的認真態度所感動。
所謂『無感續證』,即在政務信息數據共享、互認互用的基礎上,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對企業群眾辦事需求的精准預判、即時感知、定向推送、智能處置和免費郵寄。延續過程企業無需主動申請、無需提交材料、無需來回跑腿,讓企業在『無感體驗』中完成許可延續。
『無感續證』是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審批部門今年推出的創新舉措之一。看似簡單的『無感』,卻是審批部門在兩年多的改革創新基礎上不斷自我超越的成果。
『壓力太大了!每天都在想如何再創新,再提速。』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管理局審批服務處處長劉惟喬說,他的床頭常備著本和筆,半夜靈光一現想到好辦法,趕緊爬起來寫下來是常有的事兒。
在劉惟喬看來,他和他所帶領的行政審批人員,最大壓力就是不斷折騰自己,自己出題自己答。方向就是對標深圳、上海,就是消除企業痛點。截至目前,片區內審批事項已精簡至417項,經普華永道公司評估,有116項相比先進地區已達最優水平,217項達到『時間或材料至少一項最優』。累計精簡審批要件156項,審批時間總體壓縮到71.91%。
『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牢固樹立「企業家是衣食父母」的發展理念,將營商環境作為「金名片」叫響擦亮。』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管理局副局長徐濤告訴記者,今年,哈爾濱片區還要推出100項創新案例,目前他們已經制定了督導方案,通過督促片內區各個部門的自我加壓、不斷創新,實現片區營商環境的再優化、再昇級。
向改革創新『無人區』邁進
『把行政權力越乾越小,把審批事項越乾越少,把服務質量越乾越優,把群眾和企業的感受越乾越好,這是我們的初衷,也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劉惟喬坦言,在現有法律法規框架內,從行政審批事項來看,哈爾濱片區已經實現能減皆減、能優皆優了。
改革進入深水區,創新邁向『無人區』。『精簡100項審批事項』目標,就是要倒逼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邁向省內改革創新『無人區』。
『要想實現「精簡100項審批事項」,就要突破《行政許可法》中關於行政許可事項取消或改變審批方式的有關規定限制。』劉惟喬告訴記者,這在上海、深圳是有先例的,但在省內仍是『無人區』。
以前在法律法規框架內的改革,主要是在辦理時限、提交要件和辦理環節上不斷優化,而精簡審批事項,則是要破除法律法規『束縛』,通過授權立法進行改革。
據悉,為了邁進『無人區』,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正積極爭取省人大、省政府支持,在新區調整或暫停部分行政許可事項,推出『三個一批』,即取消一批、審批改備案一批、封存一批,全力保障『精簡100項審批事項』目標的實現。值得一提的是,『封存』機制是哈爾濱片區在全國率先提出的。
何為封存條件?據劉惟喬介紹,封存事項需滿足三個條件:在哈爾濱片區基本上不發生或發生非常少的、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能夠做到管理和糾正的、對人民生命財產不會造成嚴重損失的,這些都可以進行封存。
封存無先例可效仿,為此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而,哈爾濱片區擬拿出一批事項試水,若可行會陸續推出第二批、第三批。『封存清單就如同一個動態庫,根據實際應用中進行檢驗是否適合封存,不適合將及時啟封,隨時進行動態調整。』劉惟喬說,創新無止境,他們時刻准備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