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日訊 今年,黑河市按照『布局區域化、養殖規模化、生產標准化、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和管理科學、資源節約、環境優良、效益顯著』的現代畜牧業發展總體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市場主導、防疫優先、綠色發展、政策引導的基本原則,突出抓好現代化畜禽養殖、畜產品加工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體系建設,圍繞抓好重點產業發展,穩定產品供給;聚焦全產業鏈發展,穩步提昇質量效益;抓動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業衛生安全等方面,力爭畜牧業取得突破性跨越式發展。
穩定生豬生產。堅持不懈抓好生豬穩產保供,按照『保母豬穩基礎、保規模穩供應、保安全提能力』要求,落實屬地責任制,細化分解生豬穩產保供任務目標,推進各項支持政策措施落地,確保生豬產能穩定在較為合理水平。加強定期調度和監測預警,全力推進生豬和其他畜禽產業協同高效發展。
加快牛羊家禽產業發展。堅持農牧結合,發展肉牛肉羊適度規模養殖,積極發展乳肉兼用牛、奶公犢育肥等多元化生產,保障牛羊肉生產供給。發展家禽產業標准化規模養殖,促進家禽和禽蛋產業提檔昇級,密切監測活禽生產、銷售和價格變化,積極引導家禽產業健康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畜牧業,實施質量提昇行動。
持續推進奶業振興。推進優質奶源基地建設,提高奶牛單產。支持中小牧場改造及優質飼草基地建設,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緊密養殖加工利益連接。
大力推進標准化規模養殖。持續開展畜禽養殖標准化示范創建活動,提昇畜禽養殖規模化、標准化水平,結合國家創建工作,在全市創建一批生產高效、環境友好、產品安全、管理先進、防疫規范的示范場。鼓勵畜禽養殖龍頭企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以北安溫氏養豬模式為重點,推廣『公司+農戶』、托管代養等模式,與養殖專業合作社、家庭牧場緊密合作,通過統一生產、統一服務、統一營銷、技術共享、品牌共創等方式,形成穩定的產業聯合體。
深入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以畜牧業綠色循環發展為主要目標,以畜禽糞肥就地就近科學還田利用為主攻方向,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提昇設施裝備水平,壯大社會化服務組織,完善種養主體有效對接機制,實現畜禽糞污由『治』向『用』的轉變,逐步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新型種養關系。
持續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完善和落實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實施方案,嚴格執行常態化防控措施,強化養殖、運輸、屠宰、無害化處理等全鏈條閉環防疫監管。加強規模豬場非洲豬瘟監測工作,嚴格疫情報告制度落實。
落實動物防疫主體責任。督促指導養殖、運輸、屠宰、無害化處理等環節生產經營者履行動物防疫主體責任。組織春秋集中防疫工作。引導養殖場戶改善動物防疫條件,嚴格按規定做好強制免疫、清洗消毒、疫情報告、畜禽標識等工作。督促規模養殖場戶和屠宰場配備相應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
提昇防疫服務保障能力。推進『先打後補』政策改革,加強獸醫實驗室建設提高免疫效果監測能力,開展動物防疫政策實施效果評估。
規范做好動物檢疫工作。進一步提昇檢疫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落實檢疫申報主體責任,嚴格官方獸醫按規程實施檢疫行為。加強檢疫監督執法力度,強化畜禽調運等監管工作,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