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5月6日訊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是鄉村振興的內源性動力支橕。孫吳縣立足資源稟賦和自身優勢,堅持打特色牌,走差異路,以『兩頭兩尾』為抓手,不斷做優做強漢麻、大果沙棘、安格斯牛、食品大豆特色農林牧產業,促進農業融合發展,推動全縣鄉村振興發展。
打造漢麻產業鏈條
孫吳縣深入挖掘比較優勢,依托獨有的區位優勢、物候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確定了以漢麻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格局,漢麻已成為興縣富民的支柱產業,僅解決農民打工就業一項,每年就為農民增收2000餘萬元。
孫吳縣被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授予『中國漢麻之鄉』稱號,『孫吳漢麻』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的批准,孫吳漢麻產業園區工作站被全國麻紡織行業協會增選為常務理事單位。漢麻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2家,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左右,連續6年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縣份。去年新建標准化打麻生產線8條,打麻生產線達26條,初加工能力全國居首。天之草漢麻纖維和板材加工項目投產運營,常州鴻松、孫吳桐利漢麻種植與加工項目相繼建成試運行,產業集群初步形成。漢麻產業園區晉級為黑龍江孫吳經濟開發區,被納入自貿區黑河片區聯動區,實現『七通一平』。與青岡縣、海爾衣聯網、青島大學簽訂漢麻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構建了以技術創新為引領驅動的產學研政新平臺。
做大做強大果沙棘產業
孫吳縣在『小金果』上做大文章,發展大果沙棘特色產業。從上世紀90年代就引種俄羅斯4個大果沙棘品種、100餘萬株苗木。2007年,大果沙棘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被譽為『中國大果沙棘之鄉』。經過20餘年的發展,已建成大果沙棘苗木繁育、栽植、加工和科研四大基地,形成『加工企業+標准化基地+規模化種植』的產業發展格局。苗木繁育基地面積1500畝,培育扦插苗木250萬株,一級苗木使用率達95%以上。園式化和庭院栽植基地面積4.3萬畝,年產鮮果600噸。長樂山大果沙棘公司與黑龍江棘珍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沙棘圈媒體平臺深度合作,拓寬了產品銷售渠道。
發展安格斯牛產業
孫吳縣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和區位優勢,發展安格斯牛產業。制定兩輪《安格斯牛產業發展扶持意見》,分三批引進安格斯牛,全縣安格斯牛規模化養殖場發展到23個。充分發揮專家工作站和第三方服務團隊作用,基礎母牛繁育率和犢牛成活率分別達90%和98.5%以上,良種繁育、疾病防控、犢牛飼養和肉牛育肥等技術水平全面提昇,被授予『中國安格斯肉牛之鄉』。
大豆增值鏈條加速延伸
孫吳縣還積極發展食品大豆產業。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大豆)標准化生產基地60萬畝,實施大豆『伙伴行動』,建設大豆萬畝高產攻關示范方3萬畝,建成大豆院士工作站,『孫吳大豆』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商標,被授予『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大豆)標准化生產基地』和『國家級大豆制種大縣』。引進培育壯大禾之潤、雲之潤、北緯四十九等大豆加工企業,大豆就地加工增值鏈條加速延伸。
今年,孫吳縣立足產業基礎,緊密對接全市『三大產業集群』和『三大優勢產業』,著力打造漢麻產業基地、大果沙棘產業基地、食品大豆產業基地、安格斯牛產業基地,在補鏈強鏈延鏈上下功夫、做文章,不斷推動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