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綏化市蘭西縣蘭西鎮永久村,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前頭、抓在手頭,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做到了廣大村民的炕頭、心頭。經過幾年的實踐,不但實現了村風民風家風的大改進,而且凝聚起了致富奔小康、村屯圖振興的磅礡動力,永久村由原來的軟弱渙散村,一躍成為了全國文明村、黑龍江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

一、堅持精選頭雁與廣用鄉賢相結合,讓精神文明建設有人管。常言道: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方面精選頭雁。在推選任用村組乾部工作中,把家風正、庭院美、肯奉獻與品德好、本領強、作風實作為人選的同等條件,充分尊重廣大農民群眾和農民黨員的意願,先後推選15名種養大戶、鄉賢能人進入了村『兩委』班子、擔任了屯組乾部,這些村組乾部不但群眾信得過、而且引帶能力強。另一方面廣用鄉賢。把9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乾部、老教師,22名有專長、能張羅、樂助人的鄉賢能人組織起來,充分發揮他們對村裡大事小情知根知底、運用鄉情親情有力有效等優勢,參與理論政策宣傳、帶民創業增收、村屯環境監管、民風家風校正、技能文藝輔導、志願服務活動組織等工作200多件次、受眾2600多人次,讓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得心應手、事半功倍。退休老教師馮軍,發現張鋒家婆媳住在一個屋檐下,矛盾很大、行同路人,便多次登門說和開導、動用親情化解矛盾,現在婆媳二人和好如初、勝似母女。

二、堅持宣傳引導與機制帶動相結合,讓精神文明建設有方向。學有內容、做有標准、改有方向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前提。一方面強化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大講堂、大喇叭、宣傳欄、宣傳車、微信群、商鋪等20多個宣傳陣地作用,廣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560多次,讓新思想、正能量、好民風根治群眾、深入人心。先後培育選樹道德模范、致富能手、脫貧之星、文明家庭、新鄉賢等先進典型30多名,設立了『紅黑榜』,為廣大群眾立標打樣,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脫貧之星蔡發脫貧致富不忘本,發揮技術特長幫鄉鄰,先後幫助1戶貧困戶、3戶低保戶發展養殖業實現了脫貧致富。另一方面強化機制推動。本著問題導向、結果導向,針對村風民風中的陳規陋習,充分考慮村民的接受能力、承受能力,動員組織廣大村民、特別是村民代表進行一事一事地議、一步一步地改,循序漸進地健全實行了『一約五會』制度,實現了廣大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目前,村民『等靠要』思想、村屯『髒亂差』現象、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

三、堅持村增積累和戶增收入相結合,讓精神文明建設有支橕。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因戶施策助民增收。一方面大力發展民俗經濟。深入挖掘黃崖子民俗村文化底蘊,建設了民俗文化展館、民俗景觀大道、喬家大院、雷鋒紀念館等民俗文明傳承鏈,同步帶動100多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地攤經濟和食宿經濟,如今的黃崖子民俗村已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黑龍江十大景點,每年吸引域內外游客5萬多人次,帶動村民創收100多萬元。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城郊經濟。充分發揮距縣城近區位優勢,因戶施策開展『智志雙扶』工作,著力培育廣大村民樹牢市場意識、質量意識和誠信意識,先後引帶100戶村民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棚式蔬菜種植和馬鈴薯套復種,培育150多名木工、瓦工、水暖工等端上了技術飯碗,讓『農民』變成了『工人』、讓『工人』變成了『商人』,用勤勞雙手發家致富成為村民主流。通過發展城郊經濟,帶動村民創收200多萬元。同時,大力推進『清化收』工作,實現村積累110多萬元。

四、堅持改善環境與弘揚新風相結合,讓精神文明建設有根基。不斷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們的工作目標。一方面改善人居環境。廣泛籌措資金、爭取支持,推進了村屯綠化、亮化、硬化和廁所革命工作,讓村民生產生活更高效更舒適。全面構建了『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與全村農戶簽訂了『門前三包』、垃圾分類處理責任書。特別是引導村民進行垃圾分類和利用,比如把落葉、包裝盒等物品作為燃料,把破敗蔬菜、果皮等物品埋在園子裡發酵做肥料,把農藥瓶、電池等進行收集到村裡『愛心超市』換物品,既推動了垃圾有效利用,又減少了村屯工作量。由以往每周清運垃圾15車次,到現在每周清運垃圾5車次。廣泛開展了『最美門臉』『最美院落』評選活動,大力弘揚『共建美麗永久·共享美好生活』的文明主張,形成了比學趕超、文明共建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弘揚時代新風。圍繞黨的聲音、工作需要、群眾需求,通過集中式『套餐』、分散式『點餐』的辦法,適時開展理論政策、道德禮儀、創業技能等文明實踐活動,讓補腦充電、尊老愛幼、鄰裡互助蔚然成風。建強了群眾文化廣場、農家書屋、文藝舞臺等陣地,組建了秧歌隊、二人轉、蘭西剪紙等隊伍,帶動300多人參與健康向上的業務文化生活。文化名人張萬倉被評為東北二人轉傳承人。
如今的永久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永久村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永不停歇抓創建,久久為功促文明,讓文明之花在永久村美麗綻放、結出更多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