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6日訊(記者 楊帆)近日,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了《新時代龍江人纔振興60條》,記者從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黑龍江積極為人纔松綁,完善人纔管理制度,讓人纔靜心做學問、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沙廣華介紹黑龍江對人纔本身的放權松綁和激勵支持政策及做法。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沙廣華進行情況介紹。
讓人纔集中精力搞科研
針對以往科研人員反映科研經費管理模式剛性偏強及材料多、填表多、會議多等事務性負擔較重的情況,政策提出,積極探索更為寬松和柔性的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方式,通過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積極營造優良科研環境,讓科研人員全身心創新創造。
在經費管理上,打破束縛科研活動的經費調劑規定,將設備費以外的科研費用調劑權全部下放至項目負責人,不再報請項目主管部門或承擔單位審批,由項目負責人根據科研活動需要自主調劑;打破過於限定經費科目要求,在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省級人纔支持計劃推行經費『包乾制』,確定經費總額,不再編制費用科目預算的明細,實行經費使用『負面清單』,項目負責人有自主決定使用權;打破間接費用單一比例標准,將數學等純理論基礎研究項目的間接費用比例提高到最高60%,間接費用可全部用於科研人員績效獎勵。通過科研經費管理改革,使科研經費的使用更為機動靈活,更加符合科研規律,更好地服務人纔創造性活動。
在減輕事務性負擔上,合並壓縮項目申報和人纔評價中需科研人員填報的各類表格材料,推行在線申報、信息共享;嚴控科研項目執行期內進度檢查次數;支持為科研項目配套專門科研助理;對科研急需的設備和耗材允許特事特辦;實行『無會日』制度,教學和科研單位確定每周1天可安排非學術會議,其餘時間均為『無會日』,不得要求與會議內容無直接關系的教學科研人員參加或列席一般性工作會議。通過這些措施,讓科研人員從『填表』、『畫格』、應對各類會議活動等繁雜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輕裝上陣、靜心治學。
讓創新人纔更好地分享成果的轉化收益
政策規定,高校、科研院所在省內落地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按技術合同到賬金額或股權折算金額,給予一定比例資金獎勵,每項最高獎勵1000萬元;省屬高校、科研院所的職務科技成果,由成果完成人實施轉化的,可將不低於轉化淨收益的70%和10%,分別獎勵給成果完成人和轉化貢獻人,讓科研人員從成果轉化中得到實實在在的激勵和收益。
以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激勵人纔乾事創業
政策充分體現創新和貢獻的價值,努力形成『乾得多、掙得多,成果多、獎得多』的正向引導和激勵效果,切實提高人纔的獲得感。注重激勵高水平科技人纔,全時全職承擔國家和省級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的科研人員,可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所需績效工資總量在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中單列,進一步體現人纔知識價值。注重激勵醫療衛生人纔,在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基礎上,賦予公立醫院在核定薪酬總量內的分配自主權,可結合單位實際自主確定更加有效的分配模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從收支結餘部分自主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增發獎勵性績效工資,全方位提高醫療衛生人纔待遇。注重激勵企業管理和科研人纔,對不同類型國有企業實行股權、分紅、跟投等激勵措施,由市縣兩級政府,對高新技術企業年薪50萬元以上的研發人員制定激勵政策,通過實行收益與業績雙對標,推動企業與人纔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實現企業發展和人纔增收的『雙贏』。
讓人纔兼職創新離崗創業順暢流動
聚焦為人纔松綁,對願意攜帶創新成果走出『象牙塔』『實驗室』、有志於創新創業的事業單位科研人員給予大力支持,離崗創業、兼職創新、在職創辦企業、到企業開展重大項目攻關所取得的工作業績,可作為職稱評審、崗位競聘、考核獎勵的重要依據;選派到企業類新型研發機構工作或參與項目合作的事業單位科研人員,返崗後接續計算工齡,並按不低於原聘專業技術職務安排工作。在圍繞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重大平臺亟需,開展集中攻關期間,科研人員人事關系可在原單位或工作單位自主選擇。打破戶籍、身份、學歷、人事關系等制約,促進城鄉、區域、行業以及不同所有制人纔順暢流動,省內養老保險跨區域、跨體制轉移接續辦結時限壓縮30%以上,開啟高層次人纔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綠色通道』。通過這些政策,進一步完善人纔流動的保障措施,支持各類人纔投身科技創新主戰場和第一線。
讓人纔紮根基層建功基層
針對基層一線人纔結構性短缺、後備力量不足等實際需求,堅持面向基層的鮮明導向,引導支持各類人纔向基層一線流動,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放寬基層事業單位招聘條件,政策覆蓋的范圍由『艱苦邊遠地區縣鄉』擴大到『全省所有縣鄉以及地處邊遠、條件艱苦的區』,以上地區可適當放寬年齡、學歷和專業限制,適當降低開考比例,或不設開考比例只劃定成績合格線。實施助力鄉村振興『萬人計劃』,統籌用好全省鄉鎮事業編制資源,利用3年左右時間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萬名大學生到村(社區)任職,實現每村有1—2名大學畢業生。
實施乾部人纔『組團式援邊行動』,對參與援助的專業技術人纔在職稱評聘方面予以政策傾斜,援派期間給予相應職稱評聘的政策保障,按援派時間的1.5倍系數計算取得現職稱後的工作時間,期滿返回所在單位後首個聘期內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
支持專業技術人纔到基層開展柔性服務,通過項目合作、短期工作、專家服務、兼職等方式等到基層服務,在基層時間累計超過半年視為基層服務經歷,可作為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評先的參考,讓願意服務基層的人纔得到更好待遇、更多成長機會,讓人纔發揮更大作用、體現更大價值。
據悉, 《人纔振興60條》,不只對『用人主體』放權賦權、應放盡放,對『人纔本身』也提出了一系列減負松綁、激勵支持等政策措施,注重遵循人纔的科研規律和成長規律,從保障潛心科研、激勵成果轉化、提昇薪酬待遇、支持創新創業、促進順暢流動等方面,著力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的政策體系,把人纔從各種體制機制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把纔華和能量充分地釋放出來。
黑龍江省將進一步打通『減負』、『松綁』落地落實的『最後一公裡』,讓更多人纔能夠全身心投入創新創造、潛心科研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