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勞動課』重返校園引發熱議
2022-05-20 09:58:00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宋家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20日訊 日前,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將勞動課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根據不同學段制定了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等課程。

  『多年前的勞動課,如今又回來啦。』『支持,現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太差』……時隔20年,曾存在於家長記憶中的勞動課再次回歸,成為許多家長熱議的話題。

  培養學生勞動價值觀和勞動品質

  勞動課並非簡單的回歸,而是在之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礎上,進行了提質昇級。

  回歸後的勞動課內容共設置十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由若乾項目組成。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群;生產勞動包括農業生產勞動、傳統工藝制作、工業生產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四個任務群;服務性勞動包括現代服務業勞動、公益勞動與志願服務兩個任務群。學校可結合實際,自主選擇學習任務群。

  勞動課各學段任務和目標是層層遞進的,如烹飪課從低年級到高年級,要求學生從參與擇菜、洗菜等簡單的家庭烹飪勞動,到制作涼菜、拼盤,學會簡單的蒸煮,再到學會用炒、煎方式做二至三道家常菜,最終實現獨立制作午餐或晚餐。

  『依據學生年齡特點,設計勞動教育課程,對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生活技能、增強勞動意識等,都有著最為直接的幫助。』市教研院小學勞動教研員張娟表示,過去的勞動課,所涉及的勞動技能等級很低,都是些簡單的日常生活勞動。相比之下,重新回歸的勞動課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不要讓勞動課流於形式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我上小學5年級就自己做早餐了,支持學校開設勞動課』……對勞動課成為中小學獨立課程,鶴城家長們紛紛拍手稱好。

  『新學期加入勞動課真是太好了。勞動課可以改變孩子不愛勞動、自理能力差的現狀,還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生家長趙欣然認為,勞動課成為獨立的一門課程,內容更加豐富了,這是一個好事。

  他表示,現在的孩子多數都沒乾過家務,少數也只是整理自己的個人用品,相比他當年上學的時候差遠了。『勞動課內容更加豐富,期待孩子能夠學到更多的技能,為將來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許多家長在贊同之餘,還有著一份擔懮。 『學校布置的一些勞動又是拍視頻,又是交作品,最後還是我們家長承擔起來。』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劉某告訴記者,有些校內勞動已經『變味』,很多都是家長幫著做的。她擔心回歸的勞動課流於形式,最後變為家長的『負擔』,成為了家長的『勞動課』。

  『希望學校新學期開展勞動課的時候,讓孩子獨立完成,不要讓家長被迫參與,真正讓孩子學到生活本領,鍛煉自己。』采訪中,多位小學家長說。

  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密切配合

  『加油,加油。』在建華區全福小學,勞動課教師王姍正在組織新生進行整理書桌男女比賽。

  『學校重視勞動課,多年前就配置了專職師資力量,並編寫了校本課教材,對學生進行勞動能力的培養和教育。』在王姍看來,新的勞動課很多項目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很有幫助,但想要面面俱到有一定難度。『老師、場所、設備都是問題,尤其一些技術性強的項目,可能要去校外請外援。』

  近幾年來,齊齊哈爾市許多小學結合實際,開設做飯、種植、戶外實踐等勞動校本課,如民航路小學、全福小學等學校,利用綜合教室裡面的廚具,教學生學會簡單的蒸煮;大民中心學校、龍沙小學江岸校區利用校內閑置土地建設特色種植園,讓學生體驗種植到收獲的整個過程。但也有些學校勞動課停留於理論,尤其是初中,常出現被其他學科佔用。

  『勞動課是非昇學考試學科,即使未來獨立成課,也並不意味著地位立馬上昇。』市教研院小學勞動教研員張娟表示,需要警惕勞動課變得『有名無實』。

       『上好勞動課,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龍沙小學新城校區校長趙焱認為,勞動課要落到實處,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密切配合。一方面學校要提高對勞動課的重視,保證課時;另一方面家長不能包辦代替,必須讓孩子自己動手承擔家務勞動,真正地掌握勞動技能。

責任編輯: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