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0日訊 『民以食為天,病以藥為安』,飲食、吃藥安全一直是質量防控的重中之重。近日,記者造訪了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近距離記錄了這裡食品理化、藥品理化和微生物三大實驗室的日常……

藥品實驗室孫凱雲主任在『中藥標本室』內整理標本。
清晨,檢驗員楊明偉如往常一樣走進微生物實驗室。他先是緩步經過清潔區,充分消毒後,換好隔離服,再經過三道安全氣密門,進入到微生物樣品提取室,和同樣『全副武裝』的同事魏淑梅一起合作,對當天的第一件抽檢樣品進行微生物提取。

微生物培養皿通過雙向傳遞窗轉送至培養室進行培養。
提取後的微生物,被滴在圓形的培養皿中,裡面有調配好的培養基。『這只是我們實驗室的第一道檢驗程序。提取的細菌經過48小時的培養,如果發現有疑似致病菌,我們會再次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培養提取,以便進一步確認檢驗結果。』檢驗員告訴記者。記者看到,在微生物實驗室的陳列櫃裡存放著幾十種培養基。

微生物實驗室尹松鶴主任和檢驗員楊明偉(從左到右)在微生物實驗室裡交流下一步實驗操作。由於生物安全防護要求,這裡是檢驗中心潔淨級別最高的地方,平時只有四名檢驗人員進入這裡工作。記者拍攝於實驗室門外。
為防止致病細菌的意外外泄,微生物實驗室是個『負壓空間』。每間工作室和通道之間,都由氣密門相連,配合閉環空調系統,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密閉空間。每次檢驗工作完成後,工作人員都要采用醫用酒精、紫外線輻射等方式,對實驗室的環境和儀器物品進行徹底消殺。

食品實驗室檢驗員李陽在使用液相色譜儀對蔬菜中的農藥殘留成分——克百威進行測定。
在食品理化實驗室,工作人員負責每天對牡丹江市市場流通中抽檢出的食品樣本進行稱量、提取、淨化等各種檢測工作。每批次食品的檢驗周期按程序,都必須在20天內完成。

藥品標本室中的真假『海龍』中藥標本(圖片右側是真藥標本)。
藥品理化實驗室,幾十年間積累了大大小小600多種中藥材標本,其中包括有l00多種假劣中藥材標本,逐步建立起中藥標本陳列室,這是牡丹江市的『小型中藥博物館』。據介紹,剛剛上崗的藥品檢驗人員,要經常會到這裡對比真假中藥材標本的外觀,鍛煉眼力,同時也要和老同事們一道上山采集中草藥標本。
據了解,食品理化、藥品理化、微生物實驗室彼此之間分工配合,共同完善對食品、藥品樣本的各項物理成分、化學成分以及微生物的詳細檢驗檢測工作,每年都要進行上千批次的檢驗檢測工作。他們是全市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的一道堅強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