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綏芬河市聚焦能力作風建設以『五新驅動』 助力引領自貿發展
2022-05-21 13:05:5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綏芬河自貿片區深入貫徹省十三次黨代會『六個龍江』『九個堅定不移』等新部署新要求,緊密圍繞全省、牡丹江市和市委機關能力作風建設要求部署,紮實推進制度創新、產業集聚、對外開放,實現自貿區綏芬河片區機關乾部作風和能力『雙提昇』,高標准交出『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自貿答卷』。

  一是融匯『四大創新』,為自貿發展構建新基礎。著力提昇『八種本領』、提高『七種能力』,補齊短板弱項,在探索差異化、特色化、首創性上下功夫,實現思想『破冰』,本領『昇級』。開設『自貿大講堂』,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振興發展大討論,充分解讀自貿發展相關政策,進一步轉思想、強武裝,提昇振興發展動能,推動自貿區高質量發展。圍繞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管理現代化四大領域探索創新,今年以來新生成了現代經濟模式、跨境產業聯動、口岸疫情防控、優化政務服務等領域制度創新成果32項,創新案例儲備庫擴充到134項,切實將機關能力作風建設活動引向深入,大步邁進『自貿2.0時代』,為全省全國沿邊改革創新探索貢獻『綏芬河方案』。

  二是獲批『國字號』園區,為自貿發展增添新名片。發揚『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自貿精神,上下聯動強業務提能力,堅持主要領導領著做、帶著改,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切實提高廣大機關乾部主觀能動性和工作質效標准,增強了擔難擔險的拼勁、細致極致的鑽勁、爭先創優的衝勁、久久為功的韌勁。深入挖掘綏芬河邊境經濟合作區創新點,探索央地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央企平臺資源優勢和地方對俄木材貿易優勢,打造出中國目前功能最齊全、產業鏈最完善、規模最大的木業產業城,形成木材進口、落地加工全產業鏈,成功獲批『國家綏芬河木材加工貿易示范園區』,打造國字號『新名片』,為木業產業發展開啟全新篇章。

  三是深入擴大對外開放,為自貿發展釋放新活力。研究制定綏芬河自貿片區重點工作任務方案,著力構建領導責任明晰、工作推進有序、考核評價精准、督導問責規范的閉環工作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充分發揮片區內綜合保稅區、邊境經濟合作區、互市貿易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境外園區等多區疊加的優勢,形成了中俄境內外園區聯動、境內外產業相促的發多元發展新模式,加入全國自貿發展聯盟,充分釋放創新活力,以務實舉措推動能力作風建設走深走實。力推查驗新模式,口岸通關實現『秒放』,外貿額穩居全省陸路口岸首位。在沿邊口岸率先開通『中俄直列』和『互貿專列』,口岸貨運量保持千萬噸高位運行,佔全省85%左右,以過硬能力和優良作風,實現綏芬河自貿片區更高質量、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發展。

  四是促進產業鏈條集聚,為自貿發展增強新動能。把狠抓落實作為加強能力作風建設重要途徑,加大難題攻堅力度,拿出更強定力、更足乾勁和更實作風抓落實、抓見效。持續推動轉方式調結構,木材、糧食、水產、中藥材、清潔能源等生產加工型產業,電商、物流、旅游、會展、金融等商貿服務型產業,交織融合,協同發展。年木材進口超600萬立方米,木材規上企業佔全省46%,闊葉單板年產量1500萬平方米、佔全國70%份額。77家中草藥進口加工企業登記落戶,逐步走向規模化、精深化。獲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開通了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9610』和『1210』系統,帶動從業人員約2.5萬人(不含快遞物流業),快遞發寄量居全省縣域首位。積極靠大聯強,與鹽田港集團簽署框架合作協議,中林集團、省交投集團等戰略投資相繼落地,產業承載力和項目集聚力全面增強。

  五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自貿發展滿足新需求。認真踐行『四員』服務理念,做優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做實機關乾部包企制度,通過上門服務、現場辦公、跟蹤服務等方式,及時了解掌握各類優惠政策,指導企業制定『一企一策』方案,『點對點』問需求、送政策、解難題,助企紓困,在通關效率、行政審批、金融服務、市場監管等方面,切實降低企業要素成本,創設黑龍江地區首例木材經營信用貸款,有效解決了木材貿易企業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物、申請貸款難度較大的問題;開辦『跨境融資性風險參與』業務,開通了首條對俄盧布現鈔陸路調運通道,為中俄跨境金融合作探索新路徑,全面提昇金融服務企業的效能。截至目前,各銀行機構已為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94筆,支持企業72戶,金額5.34億元。跨境人民幣收付達8.46億元,同比增長370.98%。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