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沿邊開放30年·百年口岸展新姿】 綏芬河:邊疆『末梢』變前沿 開放格局實現躍變
2022-05-28 09:37:00 來源:今日綏芬河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992年,國務院批准綏芬河為沿邊開放城市。30年彈指一揮間,我市利用區位優勢和傳統經濟連接,讓邊貿在祖國的邊境地區展開,沿邊開放大潮風起雲湧。

  30年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創新開拓,砥礪奮進,邊陲小鎮化蛹成蝶,蛻變成遠近聞名的國境商都,步入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下,綏芬河『借港出海』,沿邊對外開放的力度逐漸增大,邊境貿易如火如荼,『走出去』、『引進來』,疊加邊合區、綜保區、沿邊開發開放試驗區、自貿試驗區等各項政策功能平臺優勢,讓這座會說俄語的城市走在了沿邊開放的前列。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心潮澎湃。今天起,特開設『沿邊開放30年?百年口岸展新姿』專欄,展現綏芬河對俄經貿發展、口岸通道建設、自貿試驗區建設以及經濟、社會等領域的重要成就,講好綏芬河故事,傳遞綏芬河聲音。文/記者付曉軍

  綏芬河:邊疆『末梢』變前沿 開放格局實現躍變

  綏芬河作為國際通商口岸已有百年歷史,是我國重要的對俄口岸城市之一。1992年國務院批准綏芬河為沿邊開放城市。沿邊開放30年間,綏芬河堅持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創造性地貫徹執行改革開放政策和沿邊開放戰略,借助國家賦予的優惠政策,乘勢而上,從一個邊陲小鎮,迅速崛起成為一座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國境商都,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沿邊開放、發展振興之路。

  綏芬河因口岸而建,靠開放而興。沿邊開放30年來,邊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對推動口岸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從最初的邊境經濟合作區到現如今的互市貿易區、綜合保稅區、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多區優勢疊加,開放視野更寬,創新步伐更快,逐步實現了開放水平由低到高的格局躍變。

  作為沿邊開放的親歷者,市級退休老乾部張錦河,向記者講述了沿邊開放之初的情景。張錦河說,1992年以後,由於邊貿的開通,政策效應凸顯,國內省內許多人湧入綏芬河從事邊境貿易。從貿易額來看,在黑龍江省綏芬河是最大的,做的最多的。綏芬河有一條鐵路、一條公路,交通運輸比較方便。最開始的貿易是易貨貿易,就是以物換物。

  正如綏芬河人所說:開放,綏芬河就是口袋嘴兒。關閉,綏芬河就是口袋底兒。大開放大發展,小開放小發展,不開放難發展。沿邊開放政策和發展邊貿的實踐哺育了綏芬河,也成就了綏芬河。在對外開放的進程中,綏芬河抓住歷史機遇,發揮地緣優勢,因地制宜地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大力發展對俄邊境貿易。自此,敢想敢試、敢為人先的開創精神成為綏芬河人的根基和血脈。國門的打開,不僅迎來了外國人,也帶來了大量的外資,於是『欠欠』出現了,『國際倒爺』湧來了,一批批創業者從全國各地匯集到綏芬河,開啟了『淘金』熱潮,興佳集團的當家人唐麗娜,就是當時來綏芬河的創業者之一。

  興佳集團總經理唐麗娜說,那時候,對邊境口岸就是一種夢想,讓我放棄了在稅務局當公務員的機會,然後來到綏芬河,就想做一番事業。

  1989年,21歲的唐麗娜從佳木斯來到綏芬河創業。與朋友剛到綏芬河,就被這裡濃濃的中俄『欠欠』式交易所吸引,從此便走上了對俄經貿發展的道路。唐麗娜說,當時的外貿經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要是我們跟國外的伙伴談到貿易的時候,他們什麼都要。當時國外的資源也有很多,鋼材、木材、汽車,我們都做了很多進口,一直走到了今天。

  從當初的單一進口貿易,到現如今的以進口木材為主,集加工、貿易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唐麗娜帶領1992年創建的興佳公司,走上了集團化發展道路。作為黑龍江省非公有制50強企業,興佳集團的產品已遠銷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一路走來,唐麗娜作為沿邊開放的參與者,與綏芬河一道共創輝煌。

  為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1999年,中俄兩國政府換文,批准設立『中國綏芬河——俄羅斯波格拉尼奇內區』互市貿易區;200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黑龍江綏芬河綜合保稅區;2019年9月,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正式揭牌。昔日邊貿小鎮在新的機遇中不斷迎來昇級發展,十年一遇的政策平臺紅利,引領綏芬河一次次步入跨越式發展快車道。其中,綜合保稅區企業在區內進出口貨物,享受保稅、緩稅、退稅政策,同時享受邊境小額貿易轉移支付等優惠,聚集了貿易企業入區發展,促進了各類進出口商品交易。互市貿易區政策的實施,使進出境俄羅斯游客大幅增加,帶動了消費和旅游貿易。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的獲批,使得『百年口岸』站上對外開放最高平臺,具有深遠的裡程碑意義。

  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管委會綜合辦公室主任司學婧說,自貿試驗區重點在試驗,核心是制度創新,這是國家賦予沿邊地區開放程度最高、改革自主權最大、含金量最高的開放平臺,對沿邊擴大開放探索新路徑新模式,破解發展中的堵點和瓶頸問題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橕。片區涵蓋了邊境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稅區、互市貿易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多個特殊功能區,與在俄境外園區良性互動,突出『差異定位』,形成了自貿片區『一區引領』,功能園區『多區聯動』,境內境外『兩境融合』的發展格局,為企業集群化、項目集聚化發展搭建了廣闊舞臺。

  同時,綏芬河還享有盧布現鈔使用試點、跨境電子商務試點、中俄海關監管結果互認試點,以及綏東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平臺優勢,以及俄公民入境免簽、離境退稅等政策,匯聚了中俄兩國最優惠的開放政策,厚植了合作基礎,使得綏芬河在眾多沿邊口岸的競爭中,仍然具有獨特的優勢。

  作為對俄經濟領域的知名專家,同時作為綏芬河特約發展顧問和綏芬河的老朋友,黑龍江當代中俄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宋魁,幾十年來一直關注綏芬河的發展變遷。宋魁說,沿邊開放30年,綏芬河取得了巨大成就,從一個邊陲小鎮,成長為國內外聞名的國際商都。從最開始的邊境小額貿易,逐漸發展成正規貿易,成為沿邊開放的示范區。應該說綏芬河一直是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向北開放的一個重要口岸城市。

  宋魁表示,現在國家給予綏芬河的政策越來越好、越來越多,形成了疊加優勢,綏芬河又成為了黑龍江自貿區綏芬河片區,開放的力度越來越大。綏芬河應該利用好這些政策,來擴大對外開放。對俄合作不僅是商貿,還包括經濟技術合作、產業合作,通過一系列的深入合作,帶動綏芬河的經濟再次振興發展。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