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一重軋電制造廠生產現場。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姚建平 攝
牢記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造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是一個現代化大國必不可少的。現在,國際上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昇,我們必須堅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國要發展,最終要靠自己。
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要提高競爭力,要靠實體經濟。齊車要乘勢而為、乘勢而上,加強自主創新,練好內功,不斷推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永遠掌握主動權,不斷做強做優做大。
場景回放
在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軋電制造廠車間,察看企業冶金、電力領域轉子、軋輥產品生產情況,觀看國產核反應堆壓力容器接管段、華龍一號蒸發器管板等核電產品展示。在水壓鍛造車間,詳細了解企業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世界級1.5萬噸自由鍛造水壓機運行情況,與大國工匠劉伯鳴等產業工人親切交談。
在中車齊車集團有限公司,習近平總書記走進產品試驗室,聽取了公司負責人關於企業發展歷史、生產、銷售情況的匯報,觀看了反映齊車集團改革、創新、國際化、黨建內容的展板,觀摩了正在進行試驗的鐵路貨車整車疲勞與振動試驗臺和車輛產品,並與員工代表親切握手、交談。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中車齊車集團有限公司全體乾部職工清晰地記得,三年多前的那個幸福美好的日子——2018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一重、中車齊車考察。
厚望如山,催人奮進。三年多來,中國一重聚焦打造『中國制造業的第一重地』,堅定走重大技術裝備自立自強道路,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2018年至今修訂國家標准17項、團體標准9項,行業標准3項、企業標准81項。通過堅持創新驅動,有力彰顯『中國制造業第一重地』使命擔當,國家重大專項按期交付,破解重型H型鋼萬能精軋機組設計技術等3項『卡脖子』難題,完成『華龍一號』等全部核電首臺套主設備及一回路主鍛件研制,單重3025噸級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再次刷新世界制造紀錄。
中國一重始終堅持轉型昇級,規模效益實現『躍變』。目前,三代核電核島及常規島大型鍛件實現全部國產化,大型石化容器研制技術、能力居於世界領導者水平,高端冶金成套裝備研發水平達到世界領先、實現自主可控。
通過持續轉型昇級,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千噸級以上鍛焊加氫反應器、高端冶金成套裝備等核心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始終在60%以上。目前,中國一重正邁出更加雄勁的步伐,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產業集團,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三年多來,中車齊車集團齊車公司?力踐行總書記囑托,發展成就更加顯著,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國內貨車市場佔有率增長3.34個百分點,實現新造貨車57468輛,修理貨車33954輛。公司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和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杆創建行動『標杆企業』,綜合實力獲得業界肯定;第40萬輛新造貨車和必和必拓第4000輛礦石車下線成為新的發展裡程碑;『肯尼亞蒙內鐵路全壽命周期維保服務』榮獲中國服務實踐案例獎。齊車人用實際行動向黨中央和總書記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三年多來,齊車公司聚力技術創新、深化改革、管理提昇,做強主業,推進國際化多元化,取得了新的發展成就。重載貨車技術整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快捷貨車輕量化車體、重載車鉤、轉向架穩定性等基礎、前瞻和共性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大軸重產品譜系不斷豐富,在承接國家戰略,有效推動我國鐵路貨運裝備發展的同時,一系列產品研發和關鍵技術的突破進一步提高了中國鐵路貨車的國際競爭力。持續推動科技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國家級和行業級技術創新中心基地集於一身,軌道交通貨運快捷化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專項取得重要進展。
國內市場佔有率穩居前茅,新造貨車總量突破40萬輛;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累計出口鐵路貨車4萬餘輛,產品覆蓋六大洲3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帶一路』國家26個。持續鞏固優勢市場,拓展用戶群體,實現力拓、KR等既有客戶持續供貨的同時,新增BMA、GWA等大批量訂單。實現整車產品首次打入北美—加拿大市場,車鉤、枕架連年批量銷售美國,成功拓展韓國市場,阿根廷、巴西市場實現批量銷售,配件市場首次登陸南非。完成PRE公司全部股權收購,開啟了公司國際化經營新階段,成為世界一流鐵路貨運高端裝備制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齊車公司將以百倍的信心和乾勁,全力實現『七個新突破』,加快建成鐵路貨運裝備行業領軍企業,為建成世界一流中車貢獻齊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