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日訊(記者 楊 帆 唐繼厚)2日,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黑龍江紮實做好「穩增長、保民生」工作』系列新聞發布會,重點圍繞『全省金融助企紓困政策措施有關情況』做專題發布。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黑龍江省利用期貨市場支持『三農』發展,特別是發揮『保險+期貨』作用,起到了糧食壓艙石的作用。

黑龍江證監局副局長史春陽介紹情況。
黑龍江省作為國家糧食『壓艙石』省份,糧食產量佔全國九分之一,連續十一年糧食產量穩居全國之首。省委省政府對利用期貨市場服務『三農』高度重視,我省『保險+期貨』助力農戶豐收穩價成效顯著。自2016年首次開展『保險+期貨』試點以來,累計近30個縣開展了100餘個『保險+期貨』項目,涉及農戶7.5萬戶,保險金額達5.64億元,總計實現賠付4億餘元,其中在國家級貧困縣的項目賠付佔近70%。近幾年來,全省『保險+期貨』開展數量和承保規模一直位於全國前列。2021年我省共有『保險+期貨』縣域全覆蓋項目5個,佔到全國同類項目數量的1/4,2022年又有5個大豆『保險+期貨』縣域全覆蓋項目獲大連商品交易所立項,數量佔全國同類項目的36%。『保險+期貨』的開展不僅保障了農民收入,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更為鞏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日,證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加快恢復發展的通知》,明確要發揮期貨市場作用,利用期貨避險功能,助力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企業進行風險管理。近年來,圍繞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糧食主產區全面推行完全成本險和收入險政策精神,黑龍江省積極研究利用創新政策性保險保障機制、拓寬保費來源渠道和深化『保險+期貨』模式,研提支持發展建議。持續加大對『保險+期貨』模式的培訓宣傳,聯合省內相關部門、大連商品交易所等在各地市開展『保險+期貨』培訓60餘場,培訓人數近萬人。召開期貨機構專題座談,引導期貨機構在全省廣泛開展『保險+期貨』培訓宣傳活動,鼓勵期貨機構和當地政府自籌資金獨立開展商業化試點,目前在我省開展『保險+期貨』的期貨公司已達30餘家。
下一步,黑龍江證監局將繼續做好期貨市場服務創新工作,以『保險+期貨』為切入點和突破方向,不斷拓展期貨市場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
支持企業加大期貨市場利用力度
引導期貨機構聯合保險機構幫助有條件、有意願的農戶和中小微企業,積極爭取獲得更多試點項目和資金支持,鼓勵期貨機構聯合地方政府自籌資金開展商業化試點。
推動『保險+期貨』模式創新
進一步引導期貨機構聯合保險機構探索完善和優化『保險+期貨+N』模式,探索拓寬保費來源,推動擴大試點范圍,大力支持我省農業穩產增收。
繼續做好期貨市場宣傳培訓工作
不斷加大『保險+期貨』有效做法的推廣力度,進一步發揮期貨市場服務農業經濟發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