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0日訊(記者 唐繼厚 楊帆)技能人纔是支橕龍江制造、龍江創造的重要力量。記者從1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制定出臺了《全省人社系統聚力服務招商引資企業落地發展十條措施》,在措施中,對加強技能人纔隊伍建設做了具體的安排和部署,推進技能人纔利好政策的落地見效。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何衍春。
作為老工業基地,黑龍江省從1948年成立的第一所技工學校開始,技能人纔隊伍建設與黑龍江省工業發展歷程相輔相承,一路攜手前行。截至目前,全省技能人纔總量為250.7萬人,其中,高技能人纔78.6萬人,佔技能人纔總量的31.3%;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06所,在校生10.96萬人,開設15大類300多個專業,基本涵蓋了全省產業發展的各個領域;每年組織開展近百項省級職業技能競賽,帶動超過10萬企業職工和院校學生參與;全省共有13人榮獲中華技能大獎,176人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特別是在去年有4人榮獲中華技能大獎,獲獎人數居全國首位。
持續建強精准對接產業發展的人纔培養載體
根據構建龍江現代產業體系新要求,特別是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發展對技能人纔新需求,打造人纔培養專項載體,推行定制化培養新模式,特別是要全面推行『政校企』聯盟技能人纔培養模式,覆蓋引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生產生活服務業,精准培養支橕龍江產業發展的技能人纔大軍。在聯盟機制的牽動下,技工院校,優化專業設置,深化產教融合、產訓結合,推行工學一體化教學,做到『產業布局到哪裡,技能人纔工作就跟進到哪裡,專業設置就布局到哪裡』,為企業培養、儲備大批技能人纔。同時,在大型骨乾企業、優質院校中遴選建設一批高技能人纔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打造重點產業領域技能人纔成長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開展覆蓋全體勞動者職業生涯全程的職業技能培訓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在技能人纔隊伍建設中的基礎作用,整合釋放公共實訓基地、職業訓練院、企業職工培訓中心、職業院校、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等平臺的效能,緊跟產業布局,打出培訓補貼政策『組合拳』,為城鄉全體勞動者適應就業創業和成長需求提供人人、時時、處處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特別是,對招商引資企業開展全員化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和崗前培訓,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將預撥資金比例由不低於50%提高至70%,培訓補貼資金直補企業。
創新評價制度為企業培育技能人纔賦權擴能
最大限度激發企業等用人單位的活力,推動技能人纔評價由『政府鑒定』向『社會認定』轉變,賦權企業自主開展技能崗位全員定級、晉級評價,對暫不具備條件的招商引資企業等用人單位,由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等級認定,並在政策諮詢、業務指導、專業人員培養等方面給予支持,培育成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支持行業骨乾企業發展成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面向社會提供等級認定服務,鼓勵『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企業開發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評價項目。
創新以賽選育以賽弘技的龍江技能競賽機制
圍繞全省重點產業、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對接世界技能大賽、國賽,舉辦先進制造業技能大賽、數字技術和新職業技能大賽、工業設計技能大賽等重點賽事,鼓勵各地舉辦市級選拔賽、培養賽、地方特色賽,支持大型骨乾企業、招商引資企業采取技能競賽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構建起『省賽+地方賽+企業賽』的多元賽事格局。
完善支持技能人纔建功龍江的激勵措施
以省政府名義,每兩年評選表彰20名『龍江大工匠』和100名『龍江技術能手』,提高高技能人纔在各級各類表彰和榮譽評選中名額分配推薦比例,擴大優秀高技能人纔表彰獎勵覆蓋面。對省內就業的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省級一類競賽獲得前三名的選手給予最高50萬元的獎勵,教練(團隊)同標准獎勵。職業院校畢業生為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選手、全國技能大賽優勝獎以上選手、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的,在事業單位招聘中,可作為高技能人纔按規定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到與所獲技能獎項相關的崗位工作。
人社部門是技能人纔工作的政府牽頭部門,為確保相關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我們將始終堅持黨管人纔原則,完善『四個體系』、狠抓工作落實,以優化的流程、優良的環境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切實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以及落戶我省的招商引資企業和項目提供有效的技能人纔供給,讓廣大技能人纔匯聚龍江、紮根龍江、建設龍江。
下一步,黑龍江省將以實現技能人纔供給同龍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為目標,以『技能龍江』行動為引領,將技能人纔培養、使用、評價、激勵、技能競賽等工作有機銜接、系統推進,全鏈條、多維度、強有力的支持我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技能人纔成長成纔。